[发明专利]一种北斗变形巡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3827.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时洪斌;汤友富;桂婞;饶雄;殷骏;李云帆;王元昌;李佳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W1/02;G01S19/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李君;方放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变形 巡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变形巡检系统,属于北斗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北斗监测模块、集成终端承台、导轮、轨道、应变计和云平台。在待监测对象的关键节点处设置应变计,在待监测对象上设置轨道;北斗监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天气数据及待监测对象的形貌特征数据;且通过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移动指令,驱动集成终端承台移动;应变计用于实时获取待监测对象的应力数据和应变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云平台;云平台通过对应力数据和应变数据、天气数据和形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发送移动指令或发送预警信息。本发明结合待监测对象的形貌特征数据、天气数据、应力数据和应变数据对待监测对象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提高了巡检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北斗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北斗变形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客站建设要体现“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原则。大空间、大跨度结构的车站雨棚,因贯彻了无柱的设计理念,既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了进出站的空间,又集中体现了现代化车站的通透和无障碍理念,因而车站雨棚成为了新型铁路客站的首选建筑形态。
雨棚钢结构主要体现在屋盖结构和支撑体系上,应用在空间要求较高的建筑时,往往采用大跨度、大柱网的空间钢结构体系,需采用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同时主桁架跨度大,构件存在空间扭转、连接关系复杂及传力路径复杂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雨棚钢结构除承受设计荷载外,还要承受复杂的外部环境荷载(比如风雨雪荷载,列车气动荷载),因此,很难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评估雨棚钢结构的实际应力与变形状态,必须借助设备检测分析以保障高速铁路雨棚钢结构的运营安全。
现有的屋盖变形监测主要关注竖向挠度变化,通常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监测,考虑屋盖的对称性,在重要部位设置测线,再在测线上布置若干监测点,达到以点代线,反应主要钢架结构的挠度变化。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只能在关键节点处监测雨棚钢结构的竖向变形情况,无法监测雨棚钢结构的水平方向的变形;(2)测点有限,也无法对测线整条线连续测量;(3)测得的静力水准数值为相对于基准点的相对值,基准点常设置于支柱上,自身基准值需要经常校核;(4)当监测到异常挠度变化时,对于屋盖上方的情况及完好性无法及时获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变形巡检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静力水准仪无法实时监测雨棚钢结构的绝对水平方向的变形及沉降值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斗变形巡检系统,包括北斗监测模块、集成终端承台、导轮、轨道、应变计和云平台;
所述应变计用于设置在待监测对象的关键节点处,根据所述应变计的布置情况,在待监测对象上设置所述轨道;
导轮用于实现集成终端承台在轨道上的移动;
北斗监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天气数据及待监测对象的形貌特征数据,并将其通过网络传输至云平台;同时用于通过接收云平台发送的移动指令,驱动集成终端承台移动;
应变计用于实时获取待监测对象的应力数据和应变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云平台;
云平台用于对应力数据、应变数据、天气数据及待监测对象的形貌特征数据分析,向北斗监测模块发送移动指令或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北斗监测模块包括:北斗监测终端、风速针、风向针、摄像机、驱动电机和温湿雨雪传感器;
风速针、风向针和摄像机固定在北斗监测终端的支柱上;
温湿雨雪传感器、驱动电机和北斗监测终端放置在集成终端承台上;
风速针和风向针分别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
温湿雨雪传感器用于获取温度、湿度和雨雪量;
其中,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雨雪量构成天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