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藕节炭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4267.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琰;罗娟;屈会化;王庆国;孔慧;成金俊;张越;鲁放;孙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62 | 分类号: | A61K36/62;A61K33/44;A61P1/04;A61P29/00;A61P39/06;A23L33/16;C01B32/15;B82Y30/00;B82Y40/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藕节 纳米 粒子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从藕节炭中提取分离纯化出的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点/纳米类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藕节炭,经溶剂萃取或者提取,再用透析袋透析,或者超滤,得到藕节炭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粒径<10nm,主要由C、H、O和N等元素构成;对细胞的毒性较低。体内实验表明,藕节炭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胃粘膜损伤,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此外,藕节炭纳米粒子还能显著抑制胃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促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组织学研究表明藕节炭纳米粒子在乙醇诱导的溃疡反应中对组织改变具有保护作用。本发明揭示藕节炭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胃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藕节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根茎结及其两端残留的结间部分,藕节炭为藕节药材制成炭炮制品。临床有生用或炒炭用,认为生用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炒炭增强收敛之性,故止血作用增强。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胃部溃疡性疾患,若不加以重视,积极介入治疗,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抑酸剂、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联合治疗胃溃疡,但并不能有效控制其高复发率,同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价格适宜的药物成为当前临床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引入纳米材料研究的思路和相关技术,探索建立适宜藕节炭纳米粒子的分离分析方法。并且研究了藕节炭纳米粒子对于胃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术语界定: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为从藕节炭中分离纯化提取得到的一种粒径小于10nm的新型纳米材料。
本发明首次从藕节炭中提取分离出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并首次发现了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具有很强的胃保护效应、抗炎等生物效应。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从藕节炭中提取分离出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所述的溃疡性疾病为胃溃疡。
所述的物质含有或不含有药学上可用的辅料。
所述藕节炭来自中药藕节,所述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来自藕节炭。
所述的物质为药物、保健品、食品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物质可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为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液体口服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煅法制备藕节炭,用溶剂从藕节炭中提取出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包括透析、超滤、层析等技术方法,得到高纯度的藕节炭纳米粒子(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碳点/纳米类成分)。
更进一步的:
马弗炉升温流程如下:升温至60-80℃,升温过程时长5min,于60-80℃维持15-35min;继而升温至350-450℃,升温过程时长10-30min并维持0.5-1.5h,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打开炉门,并将坩埚取出,坩埚中产物即为藕节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点切换方法、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黄柏炭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