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4306.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管一鸣;梅列汝;史寿增;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澄小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2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讯 技术 人工智能 手表 | ||
1.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体(1)、设置在表体(1)底端具有弹性的第一带体(3)与设置在表体(1)顶端具有弹性的第二带体(4);
所述第一带体(3)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第一带体(3)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8);
所述第二带体(4)外部设置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卡柱(6),所述固定带(5)卡接在固定槽(8)的内部;
所述表体(1)的内部靠近顶端的文字设置有数据处理机构(9),所述表体(1)的底端设置有感应块(10);
所述表体(1)的底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贯穿有压力柱(11),所述压力柱(11)贯穿在表体(1)内部的端部设置有压板(12),所述表体(1)的内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均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
所述数据处理机构(9)通过5G网络与外部其他设备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机构(9)包括心率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总控模块与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心率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佩戴者的实时心率信息,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实时体温信息,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实时心率信息、实时体温信息与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压力信息,并将实时心率信息与实时体温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信息处理模对心率信息、实时体温信息与压力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心率预警信息、体温预警信息、身体状态警报信息与佩戴过紧信息;
所述心率预警信息、体温预警信息、身体状态警报信息与佩戴过紧信息均被发送到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将心率预警信息、体温预警信息、身体状态警报信息与佩戴过紧信息转化为心率预警指令、体温预警指令、身体状态警报指令与佩戴过紧指令;
所述心率预警指令、体温预警指令、身体状态警报指令与佩戴过紧指令;信息发送模块发出,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将心率预警指令、体温预警指令、身体状态警报指令与佩戴过紧指令分别发送到显示屏(2)和预设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5)包括固定块(51)与固定安装在固定块(51)外部的卡块(52),所述固定槽(8)包括插入槽(81)与开设在插入槽(81)内部的卡槽(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1)插接在插入槽(81)的内部,所述卡块(52)卡接在卡槽(8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柱(6)包括连接柱(61)与连接柱(61)端部固定设置的卡头(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预警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一:提取出实时采集到的实时心率信息,将其标记为Q,在预设时间段内连续采集x次实时心率信息,x≥3;
步骤二:设置出心率阈值Q阈,依次计算出Q1到Qx和心率阈值Q阈的差值到Qq1差到Qqx差;
步骤三:再通过公式(Qq1差+Qq1差……+Qqx差)/x=Qq均,得到均值Qq均;
步骤四:当均值Qq均大于预设值或者小于预设值时即生成心率预警信息;
步骤五;当Qq1差到Qqx差中超过x/2数量小于预设值或者大于预设值时即生成心率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讯技术的人工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预警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提取出实时体温信息将其标记为W,在预设时长内每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实时体温信息,连续采集m次,m≥5,通过公式(W1+W2+W3……+Wm)/m=W均得到体温均值W均,当W均大于预设温度时即生成体温预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澄小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澄小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3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