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4658.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耀丰;施成龙;李彦;王开涛;冯村;焦云龙;许吉敏;叶家鑫;刘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点式 接触 疲劳 磨损 试验 | ||
1.一种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布置的主加载辊(100),所述主加载辊(100)与加载机构连接,所述主加载辊(100)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承装辊(200)及第二承装辊(400),所述第一承装辊(200)及第二承装辊(400)均与主加载辊(100)平行布置,三组辊的辊芯连线呈现正三角形且辊身之间构成夹持试样件(300)的夹持区域,所述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与试样件(300)的接触滑滚比各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载辊(100)的一端与主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分别与各自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转速各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外围合有润滑腔室,所述围合腔室内注入有油液,所述润滑腔室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润滑腔室上设置有入口及出口,所述入口与油液供料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油液供料单元的出口导出设定温度的润滑油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载辊(100)设置在滑块(110)上,所述滑块(110)竖直滑动设置在支撑体(120)上,所述滑块(110)与加载杠杆(130)的加载点连接,所述加载杠杆(130)上设置有压力加载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杠杆(130)整体呈条杆状且一端铰接设置在在支撑体(120)上,所述加载杠杆(130)的铰接轴与主加载辊(100)平行布置,所述加载砝码可拆卸式设置在加载杠杆(130)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20)上设置有卡接缺口(121),所述滑块(110)与卡接缺口(121)内的四根导柱(122)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四根导柱(122)竖直布置,所述加载杠杆(130)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加载导柱,所述加载导柱竖直且与滑块(110)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20)的一侧设置有容纳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的容纳腔室(123),所述容纳腔室(123)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盖板(124),所述容纳腔室(123)及盖板(124)构成润滑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123)的底部设置有腰形孔(1231),所述腰形孔(1231)长度方向竖直布置,所述主加载辊(100)中心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腰形孔(1231),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密封垫(140),所述密封垫(140)与腰形孔(1231)所在的容纳腔室(123)的底部抵靠,所述连接轴伸出容纳腔室(123)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主驱动电机(150)的转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点式滑滚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的中心端分别设置有连轴,所述连轴穿过容纳腔室(123)的底部且通过联轴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210)及第二驱动电机(410)连接。
10.微型三辊微点蚀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型三辊微点蚀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试样件(300)制成圆柱状或者球状,通过改变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形状的试样件(300),并且将试样件(300)安置于润滑腔室内所在的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之间的夹持区域,所述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分别与各自的驱动机构连接,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与试样件(300)的接触滑滚比各异;
第二步、使得润滑腔室封闭,向润滑腔室内导入设定温度的润滑油液;
第三步、向加载杠杆(130)上加载不同重量的加载砝码;
第四步、启动主驱动电机(150),使得主加载辊(100)转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10)及第二驱动电机(410)使得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转动;
第五步、通过改变主驱动电机(150)、第一驱动电机(210)及第二驱动电机(410)的转动速度,调整润滑腔室内的润滑油液温度,模拟试样不同工况下的试样件(300)的转动状态;
第六步、将润滑腔室内润滑油液排除,并且将试样件(300)从主加载辊(100)及第一、第二承装辊(200、400)之间的夹持区域取出,获取试样件(300)的摩擦磨损试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6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