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4821.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孔波;孔庆东;王堃;朱祥金;杜启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三垒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85 | 分类号: | B29C48/885;B29C48/92;B29C48/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用于 塑料 管材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出机、机头口模、定型模具、冷却装置、牵引装置和控制柜,所述机头口模设置在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所述定型模具出口处形成定型的塑料管材,所述塑料管材穿过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由所述冷却装置穿出的所述塑料管材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挤出机、冷却装置、牵引装置的运行并设置在地面上;通过在冷却水槽上设置测温器,在控制柜的控制下控制进水泵、排水泵的进排水量,使冷却水槽中水温保持在一个较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塑料管材冷却定型的质量;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塑料管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挤出成型、冷却、牵引、切割等多道工序,其中冷却工序对塑料管材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塑料管材的冷却方式是在冷却箱内设置喷头,冷却水通过喷头喷射在塑料管材的外表面上,从而达到冷却目的。为了提高冷却速率,这种冷却方式的冷却水温度较低,由于塑料管材在生产过程中从机头口模挤出的胚料温度约在200℃,较低的冷却水温度直接喷淋到温度较高的塑料管材上,使塑料管材表面的温度骤降,塑料管材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度差较大,塑料管材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收缩不一致,导致塑料管材表面出现裂口、塑料管壁厚度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塑料管的使用性能,降低产品质量。此外,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冷却水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塑料管材温度降低不足、冷却定型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出机、机头口模、定型模具、冷却装置、牵引装置和控制柜,所述机头口模设置在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所述定型模具出口处形成定型的塑料管材,所述塑料管材穿过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由所述冷却装置穿出的所述塑料管材的上下两侧;
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挤出机、冷却装置、牵引装置的运行并设置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上安装有测温器,所述测温器的探头延伸入所述冷却水槽内,所述冷却水槽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泵,所述冷却水槽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泵。
优选的,所述进水泵、排水泵、测温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槽上所述塑料管材进出处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挤出机上还设置有进料斗,所述挤出机为螺杆挤出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冷却水槽上设置测温器,在控制柜的控制下控制进水泵、排水泵的进排水量,使冷却水槽中水温保持在一个较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塑料管材冷却定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化的用于塑料管材冷却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却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挤出机、2-机头口模、3-定型模具、4-冷却装置、401-冷却水槽、402-进水泵、403-排水泵、404-进水管、405-排水管、406-测温器、5-牵引装置、6-塑料管材、7-控制柜、8-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三垒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菏泽三垒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