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4934.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来;吴宾辉;戴振洲;赵刘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齿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H57/023;F16H57/00;F16H61/0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防漏 水下 减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包括:减速机本体,其输入端开设有供电机转轴伸入的连接孔,输出端设置输出轴;减速机本体的内部设置通过通气管连接气泵的储气囊;减速机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输出防漏机构,其包括设置于输出轴和减速机本体接触面上的双向磁力油封,和设置在输出轴外部的防漏盒;防漏盒由内盒体和外盒体组成;外盒体罩设在内盒体外部;外盒体与输出轴随动;控制器,其根据由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控制气泵的开/闭,以通过调整储气囊的大小平衡减速机本体内外的压力差。其通过碳纤维密封垫和输出防漏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水下减速机的双向防漏,有效提高了减速机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的机械设备,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基本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内。然而,在很多时候减速机需要应用于水下,例如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就广泛使用潜水推流器的设备,工作在水下,其具有推动水介质流动,增加其在处理池中的流速,防止污泥沉降及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功能,是污水处理厂的关键设备。而减速机是该类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介在电机与叶轮之间,用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以满足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
针对于水下使用的减速机,其密封性的好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因而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且密封性良好的水下减速机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通过碳纤维密封垫和输出防漏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水下减速机的双向防漏,有效提高了减速机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包括:
减速机本体,其输入端开设有供电机的转轴伸入的连接孔,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沿所述连接孔的径向环绕所述连接孔的外壁设置有用于部分容置所述电机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碳纤维密封垫;所述减速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囊,所述储气囊通过通气管连接于设置在水面上方的气泵;所述减速机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输出防漏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减速机本体接触面上的双向磁力油封,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外部的防漏盒;所述防漏盒由内盒体和外盒体组成;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减速机本体的连接端为敞开设置,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缘上设置有碳纤维密封圈;所述外盒体罩设在所述内盒体外部;所述外盒体通过嵌入开设在所述减速机本体上的容置槽与所述减速机本体连接,且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减速机本体的连接端设置为与所述容置槽适配的连接边;所述外盒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通孔密封连接,且所述外盒体与所述输出轴随动;
控制器,其设置于水面上,并与所述电机、气泵、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由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控制所述气泵的开/闭,以通过调整所述储气囊的大小实现平衡所述减速机本体内外的压力差。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防漏水下减速机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减速机本体外壁上的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数据库,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库内存储有所述输出轴相应于水流数据的转速数据;其中,所述水流数据包括:水压、流速和水深;所述控制器根据由所述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在所述数据库内调取与获取的数据最接近的水流数据,并根据调取的水流数据得到用于调整所述电机转速的转速数据,进而实现根据水流数据调整所述输出轴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齿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齿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4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