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圆形障碍物的通信节点间通视路径判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5062.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6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洋;林牧野;陈华梁;李海鹏;辛可为;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H04B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圆形 障碍物 通信 节点 间通视 路径 判断 方法 系统 | ||
1.面向圆形障碍物的通信节点间通视路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判断圆形障碍物是否对通信节点之间的通视路径产生遮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通信节点O的坐标、通信节点X的坐标、圆形障碍物B的直径和圆形障碍物圆心的坐标;
步骤2:根据通信节点O的坐标、通信节点X的坐标和圆形障碍物的直径建立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所述的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包括矩形区域和两个半圆区域,所述矩形区域的长为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所述矩形区域的宽等于半圆区域的直径,所述半圆区域的直径为圆形障碍物的直径,所述两个半圆区域分别位于矩形区域的两侧,所述通信节点O和通信节点X分别位于两个半圆区域的圆心;
步骤3:判断圆形障碍物的圆心是否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若圆形障碍物的圆心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则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之间的链路OX为非通视路径;否则,链路OX为通视路径;
所述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的面积其中,β为圆形障碍物B的直径,R为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
若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则所述圆形障碍物B满足或满足其中,d1为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d2为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到通信节点O的距离,
2.面向圆形障碍物的通信节点间通视路径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建模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通信节点O的坐标、通信节点X的坐标、圆形障碍物的直径和圆形障碍物圆心的坐标;
所述建模单元用于根据通信节点O的坐标、通信节点X的坐标和圆形障碍物的直径建立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所述的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包括矩形区域和两个半圆区域,所述矩形区域的长为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所述矩形区域的宽等于半圆区域的直径,所述半圆区域的直径为圆形障碍物的直径,所述两个半圆区域分别位于矩形区域的两侧,所述通信节点O和通信节点X分别位于两个半圆区域的圆心;
所述的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圆形障碍物是否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若圆形障碍物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则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之间的链路OX为非通视路径;否则,链路OX为通视路径;
所述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的面积其中,β为圆形障碍物B的直径,R为通信节点O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
若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在圆形障碍物遮挡区域模型内,则所述圆形障碍物B满足或满足其中,d1为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到通信节点X的距离,d2为圆形障碍物B的圆心到通信节点O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0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