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空气系统的执行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5081.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栾军山;张晨;孙文平;野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气 系统 执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空气系统的执行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车辆空气系统在正常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其中,正常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为车辆启动后多个执行器对应的初始运行参数;根据实时获取的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激活预先设定的拓展模式;当需要激活预先设定的拓展模式时,获取拓展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基于拓展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车辆空气系统的多个执行器运行。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正常模式和拓展模式联合控制的方式控制空气系统执行器运行,从而保证空气系统执行器运行的稳定和一致性,进一步提升了空气系统执行器的控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空气系统的执行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气系统控制技术是发动机协调控制的关键技术,其关乎发动机排放、经济性、安全性等方方面面,对于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Recirculation,EGR)阀、可变截面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进气节流阀(Throttle Vavle Actuator,TVA)等空气系统执行器逐渐成了发动机的主流配置,各个执行器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EGR阀安装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管路上,EGR阀主要用于控制进入发动机的废气流量,再循环的废气重新引入到进气管参与燃烧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VNT一般和EGR搭配使用,VNT可保证发动机进气压力的一致性,对发动机瞬态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节流阀安装在发动机进气管路上可协调控制进入发动机的进气压力(进气量)。
目前空气系统各执行器控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在出现边界一致性或特别控制需求时各个执行器之间控制独立,无协调控制机制,例如正常控制模式下EGR采用EGR废气流量闭环控制(通过EGR阀的开度闭环控制进入发动机的废气流量,从而控制NOx),VNT采用进气压力P2控制,此时节流阀一般为全开控制(或其它的控制方式保证节流阀全开)。在发动机突降负荷的情况下如果单纯的采用这种正常控制的模式,由于增压器的迟滞效应,实际的P2响应较慢,不利于发动机的性能控制,此时如果节流阀进行协调控制,P2将快速的满足发动机性能需求,控制效果更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空气系统的执行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空气系统的执行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辆空气系统在正常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其中,正常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为车辆启动后多个执行器对应的初始运行参数;
根据实时获取的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激活预先设定的拓展模式;
当需要激活预先设定的拓展模式时,获取拓展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
基于拓展模式下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车辆空气系统的多个执行器运行。
可选的,初始运行参数至少包括废气再循环阀的运行参数、可变截面增压器的运行参数以及进气节流阀的运行参数;其中,
废气再循环阀的运行参数为控制废气再循环阀为闭环的参数,可变截面增压器的运行参数为通过采用P2压力传感器控制可变截面增压器为闭环的参数,进气节流阀的运行参数为控制进气节流阀开度为全开的参数。
可选的,根据实时获取的多个执行器对应的运行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激活预先设定的拓展模式,包括:
当可变截面增压器的运行参数控制可变截面增压器的开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小开度阈值时,需要激活第一拓展模式;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