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基金属制品气相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5162.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詹天荣;王磊;李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盈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21/14;D21H19/40;D21H19/46;C07F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金 制品 防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铁基金属制品用气相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气相缓释层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25%的苯甲酸;10‑20%的丁酸;5‑15%的C8‑10酸;10‑30%的异丁醇胺;10‑25%的苯并三氮唑;10‑30%的油酸酰胺硼酸酯化合物;10‑30%的气相二氧化硅。本发明的复方气相缓蚀剂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酰胺硼酸酯的调节下,充分融合相互作用;气相二氧化硅可作为气相复合缓蚀剂的支撑体,极大提高了其比表面积,使它们能充分挥发到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通过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气相防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应铁基金属制品无毒气相防锈纸制品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铁基金属制品用气相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相防锈技术是目前非接触性防锈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气相缓蚀剂(Volatile Corrosion Inhibitor,VCI)在常温下自动挥发出气体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了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同时还阻挡了一些加速金属腐蚀物质(如水、氧气和其它酸性气体等)对金属表面的侵蚀,从而减缓或阻止对金属表面的锈蚀。常用的包装使用形式有气相防锈粉:在包装容器或封存空间中放置一定量的气相缓蚀剂;防锈纸:气相缓蚀剂涂覆在原纸上;气相防锈薄膜:将缓蚀剂添加在塑料薄膜中。上述三种使用形式中,气相缓蚀剂通过升华持续缓慢挥发形成缓蚀剂气体,扩散到金属表面与之相通过化学键或吸附作用形成分子薄膜,有效抑制金属表面锈蚀。
气相防锈纸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防护包装已有很长历史,相对于传统的防锈油和水溶性防锈液,具有非接触性防锈无死角、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清洁干净等特点,近年来已在金属及其制品生产、运输和贮存等环节的防锈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用作气相缓蚀剂的有效化学成分中,亚硝基类缓蚀剂仍占有很大比重,但研究已明确表明,亚硝基和仲胺在生物体内很容易转化成一种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使用后废弃的气相防锈纸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另一方面,部分气相缓蚀剂本身具有潮解现象,会在存放过程中降低防锈包装纸的机械强度,在使用过程中易被钢材棱角破坏。虽然研究人员使用大量工业改性沸石来改善防锈纸的性能,但生产工业改性沸石不仅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使安全生产具有潜在风险。而且使用工业改性沸石时并没对其粒径做出具体要求,其作为支撑体时并不能尽可能大地起到分散气相缓蚀剂的作用。此外,目前大多数气相防锈纸中气相缓蚀剂配方中的各组份只是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或溶解混合,相互之间缺乏合适的表面活性分子进行连接,并不能使气相缓蚀剂各组分完全互融,充分发挥其气相防锈作用。部分多金属用气相防锈纸并不能针对单一金属制品起到很好的作用。
因此,研制生产一种对铁基金属制品具有优良防锈效果,而且兼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的气相防锈纸,对解决金属制品保存运输过程中的锈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将气相缓蚀剂成分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增进其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气相缓蚀性能;同时还可以大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增强润湿性,使气相缓蚀剂成分牢固均匀地附着在气相防锈纸上。以自然资源丰富的不饱和酸、醇胺和硼酸为原料制备所得的油酸酰胺硼酸酯,既具有疏水基团,还含有多个羟基、酰胺基等亲水基团,因此表面活性高,润湿能力强,而且对含有氨基基团有机气相分子具有促溶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油酸酰胺硼酸酯分子中含有的胺基和硼酸根使其可作为极压润滑剂、分散稳定剂、吸附剂、防锈剂、润湿剂。但它们作为添加剂在气相防锈纸技术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铁基金属用气相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气相防锈纸使用中性能不佳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基金属制品用气相防锈纸,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气相缓释层和原纸层,所述复合气相缓释层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25%的苯甲酸;10-20%的丁酸;5-15%的C8-10酸;10-30%的异丁醇胺;10-25%的苯并三氮唑;10-30%的油酸酰胺硼酸酯化合物;10-35%的气相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盈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盈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异步通信的分层联邦学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