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5324.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国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现场 炎症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窥探头,用于探入人体的胃部,包括导管、蓝牙接口、手术钳和微型采集机构,所述手术钳内置于所述导管内,所述微型采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窥探头的前端,用于对人体的胃部环境执行现场摄像操作;炎症检测机构,设置在胃镜机构的体外控制台内,用于在接收到的一个以上的炎症成像区域中存在占据数据锐化图像的面积百分比超过预设百分比阈值的炎症成像区域时,发出炎症检测信号。本发明的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由于能够采用电子化识别机制对人体胃部炎症进行有效辨识,从而替换了人工识别机制,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变质、渗出和组织细胞增生。临床上十分常见。炎症面部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全身性表现如发热、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等。炎症虽是机体的防御反应,但对机体是有利的。年老、衰弱、营养不良的人,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反应减弱,这标志着病情的严重。但炎症也有对机体不利的一面,如乙型肝炎长期不愈,有时肝脏内出现肝细胞结节性增生并产生大量的纤维组织,引起肝硬变甚至肝癌。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炎症。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胃镜对人体胃部的炎症进行探测时,需要移送探测机构到胃部的不同区域进行人工识别的仔细勘测,这样,一方面,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另一方面,人工识别的模式因为操作人员经验不同而容易产生各种识别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能够采用电子化识别机制对人体胃部炎症进行有效辨识,从而替换原有的人工识别机制,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处关键的发明点:
(1)在执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通过胃部炎症的外形特征对当前进行胃镜检查的人体胃部是否存在炎症进行针对性辨识,以有效替换原始的人工识别模式;
(2)将图像中的亮度值在胃部炎症亮度值范围内的像素作为第一类像素,基于所述图像中的各个第一类像素分别在所述数据锐化图像中的各个位置对所述各个第一类像素执行拟合,以获得一个以上的炎症成像区域,并将占据所述图像的面积百分比超过预设百分比阈值的炎症成像区域作为有效炎症成像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化现场炎症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内窥探头,用于探入人体的胃部,所述内窥探头包括导管、蓝牙接口、手术钳和微型采集机构,所述导管的一端位于人体的体内,另一端位于人体的体外,所述手术钳内置于所述导管内,所述微型采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窥探头的前端,用于对人体的胃部环境执行现场摄像操作,以获得对应的胃部环境图像,所述蓝牙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采集机构的尾部,用于将接收到的胃部环境图像无线发送到人体的体外;
蓝牙收发机构,通过蓝牙通信链路与所述蓝牙接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胃部环境图像;
数据锐化设备,设置在胃镜机构的体外控制台内,与所述蓝牙收发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胃部环境图像执行图像数据锐化处理,以获得对应的数据锐化图像;
像素分类机构,与所述数据锐化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锐化图像中的亮度值在胃部炎症亮度值范围内的像素作为第一类像素,将所述数据锐化图像中的亮度值在胃部炎症亮度值范围外的像素作为第二类像素;
内容拟合设备,与所述像素分类机构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锐化图像中的各个第一类像素分别在所述数据锐化图像中的各个位置对所述各个第一类像素执行拟合,以获得一个以上的炎症成像区域;
炎症检测机构,设置在胃镜机构的体外控制台内,与所述内容拟合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一个以上的炎症成像区域中存在占据所述数据锐化图像的面积百分比超过预设百分比阈值的炎症成像区域时,发出炎症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国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国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