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编织袋制备印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5621.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南南;陈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南南 |
主分类号: | B31B70/88 | 分类号: | B31B70/88;B31B70/68;B31B70/74;B31B70/00;B41M1/30;B41M7/00;B31B16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编织袋 制备 印刷 方法 | ||
1.一种聚乙烯编织袋制备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准备好聚乙烯编织袋制备所需要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后烘干,得到干燥后的原材料;
步骤二,挤出作业,对步骤一中得到的干燥后的原材料进行挤出作业,得到薄膜;
步骤三,成型作业,对步骤二中得到的薄膜进行成型作业,得到成型的扁丝;
步骤四,编织切割,对步骤三中得到的成型的扁丝进行编织作业,并将编织后的扁丝进行切割作业,得到切割完成的扁丝;
步骤五,印刷作业,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切割完成的扁丝放置到聚乙烯编织袋印刷设备内进行印刷作业,得到印刷完成的扁丝;
步骤六,缝纫作业,对步骤五中得到的印刷完成的扁丝进行缝纫作业,得到成品编织袋;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聚乙烯编织袋印刷设备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2)、下压装置(3)、抚平装置(4)、印刷装置(5)和烘干装置(6),所述的底板(1)上安装有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中部安装有下压装置(3)、抚平装置(4)和印刷装置(5),输送装置(2)右端安装有烘干装置(6);
所述的输送装置(2)包括支撑板(21)、L型板(22)、一号电机(23)、动力齿轮(24)、旋转圆辊(25)、从动圆辊(26)、输送皮带(27)和内齿皮带(28),所述的底板(1)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从动圆辊(26),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内壁中部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旋转圆杆,旋转圆杆前端穿过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安装有动力齿轮(24),动力齿轮(24)之间通过内齿皮带(28)相连接,位于支撑板(21)左部的旋转圆辊(25)与从动圆辊(26)之间和位于支撑板(21)右部的旋转圆辊(25)与从动圆辊(26)之间均通过输送皮带(27)相连接,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外壁上安装有L型板(22),L型板(22)上安装有一号电机(23),一号电机(23)输出端连接在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左端的旋转圆辊(25)上的动力齿轮(24)上;
所述的印刷装置(5)包括U型板(5a)、二号电机(5b)、定位齿轮(5c)、定位气缸(5d)、定位板(5e)、调节圆辊(5f)、调节皮带(5g)、连接板(5h)、L状板(5i)、L面板(5j)、三号电机(5k)、下压螺纹杆(5l)、下压板(5m)、滑杆(5n)和印刷板(5o),所述的支撑板(21)内壁之间中部位于旋转圆辊(25)内侧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调节圆辊(5f),位于支撑板(21)内壁之间右端的调节圆辊(5f)穿过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和内齿皮带(28)安装有定位齿轮(5c),调节圆辊(5f)中部位于支撑板(21)内壁之间安装有调节皮带(5g),支撑板(21)内壁之间位于调节皮带(5g)和输送皮带(27)之间安装有连接板(5h),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外壁上安装有U型板(5a),U型板(5a)上端内壁上安装有定位气缸(5d),定位气缸(5d)输出端安装有定位板(5e),U型板(5a)前端内壁上安装有二号电机(5b),二号电机(5b)输出端连接在定位齿轮(5c)上,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上端中部安装有L状板(5i),L状板(5i)上端开设有滑孔,滑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杆(5n),滑杆(5n)下端安装有印刷板(5o),滑杆(5n)上端安装有下压板(5m),下压板(5m)上开设有下压螺纹槽,L状板(5i)上端位于滑孔前侧安装有L面板(5j),L面板(5j)上端安装有三号电机(5k),三号电机(5k)输出端穿过L面板(5j)安装有下压螺纹杆(5l),下压螺纹杆(5l)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L状板(5i)上端外壁上,且下压螺纹杆(5l)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安装在下压螺纹槽内;
所述的下压装置(3)包括直板(3a)、滑动框(3b)、滑动圆杆(3c)、四号电机(3d)、传动螺纹杆(3e)、滑动板(3f)、直杆(3g)、连接圆杆(3h)、卡板(3i)、下压杆(3j)和橡胶板(3k),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后端外壁中部安装有直板(3a),直板(3a)上开设有圆弧槽,直板(3a)左端外壁上安装有滑动框(3b),滑动框(3b)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板(3f),滑动板(3f)上开设有方槽,滑动板(3f)下端开设有传动螺纹槽,滑动框(3b)和直板(3a)后端外壁上安装有四号电机(3d),四号电机(3d)输出端穿过滑动框(3b)安装有传动螺纹杆(3e),传动螺纹杆(3e)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滑动框(3b)前端内壁上,且传动螺纹杆(3e)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安装在传动螺纹槽内,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后端外壁上位于直板(3a)右侧开设有通槽,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后端外壁上位于通槽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卡板(3i),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后端外壁上位于通槽右侧的卡板(3i)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圆杆(3h),连接圆杆(3h)左端穿过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后端外壁上位于通槽左侧的卡板(3i)安装有直杆(3g),直杆(3g)左端外壁后侧安装有滑动圆杆(3c),且滑动圆杆(3c)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圆弧槽和方槽内,连接圆杆(3h)上位于卡板(3i)内壁之间安装有下压杆(3j),下压杆(3j)和通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下压杆(3j)前端外壁上安装有橡胶板(3k);
所述的抚平装置(4)包括矩形框(4a)、动力板(4b)、动力圆杆(4c)、方杆(4d)、五号电机(4e)、动力螺纹杆(4f)、长条板(4g)、T型圆杆(4h)、缓冲弹簧(4i)、伸缩气缸(4j)、U状板(4k)、抚平圆杆(4l)和橡胶圆辊(4m),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上位于通槽右侧开设有L型槽,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内壁上开设有和L型槽整体相同的L状槽,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上位于通槽右侧安装有矩形框(4a),矩形框(4a)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动力板(4b),动力板(4b)上开设有斜槽,且斜槽和L型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动力板(4b)上端开设有动力螺纹槽,矩形框(4a)右端外壁上侧安装有五号电机(4e),五号电机(4e)输出端穿过矩形框(4a)安装有动力螺纹杆(4f),动力螺纹杆(4f)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矩形框(4a)左端内壁上,且动力螺纹杆(4f)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安装在动力螺纹槽内,斜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动力圆杆(4c),动力圆杆(4c)前端安装有方杆(4d),且方杆(4d)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L型槽和L状槽内,方杆(4d)中部位于支撑板(21)内壁之间安装有长条板(4g),长条板(4g)上从前端至后端均匀开设有圆槽,位于长条板(4g)上中端的圆槽上端安装有伸缩气缸(4j),伸缩气缸(4j)输出端穿过位于长条板(4g)上中端的圆槽安装有U状板(4k),U状板(4k)前后两端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抚平圆杆(4l),抚平圆杆(4l)上安装有橡胶圆辊(4m),位于长条板(4g)上前后两侧的圆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T型圆杆(4h),T型圆杆(4h)上套设有缓冲弹簧(4i),缓冲弹簧(4i)上端连接在长条板(4g)下端内壁上,缓冲弹簧(4i)下端连接在U状板(4k)上端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南南,未经程南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6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