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倒角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5830.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廖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雪松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07C5/06;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弹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倒角设备,包括包括大小头检测排料机构、外径检测排料组件、输送线,所述大小头检测排料机构右端与所述外径检测排料组件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大小头检测排料机构包括压料组件、拆分组件、第一挡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设于拆分组件后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弹簧加工设备在对弹簧运输时不能对弹簧大小头进行筛分调整,尤其是在有弹簧直径特定加工要求检测线上的剔除筛分调整,影响弹簧后续倒角工序,降低加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倒角设备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弹簧内倒角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内倒角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是基本的机械零件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优化弹簧加工设备—弹簧成型机,改进其设备结构,使之趋于更加合理,这是设备制造厂家和弹簧生产厂家共同的愿望,尤其是在对弹簧的两端进行倒角领域,需要用到弹簧倒角机,倒角机是一种专业用于模具制造、五金机械、机床制造、液压零件、纺织机械的倒角去铣、刨等加工方式产品的毛刺的小型精密机床。采用快速机器倒角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克服了现有机械和电动工具的加工缺点,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金属物件倒角切削的佳选择。按照倒角所需分为直线倒角和曲线倒角。
申请号为CN20182145244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加工用送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轮活动连接有转板,转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台,功能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环,下环的左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上环。该弹簧加工用送线装置,将材料轮放在下环的顶部,旋转上环,扣上卡扣,将材料经过第一线轮的底部,经过切割台,经过第二线轮的顶部,进入盒体内,通过出线轮出来,旋转转板,旋转板带动转轮在底座底部里旋转,转板带动功能台旋转,根据角块和成型机所成的角度判断是否是要达到的角度,确定角度将限制杆放插入,确定好角度,可以根据成型机的角度进行角度更换。
申请号为CN20192126540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加工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进料组件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且位于进料组件的出料端的用以将作为所要加工弹簧的原料的钢丝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折弯臂、用以将钢丝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折弯臂和用以将钢丝沿着所要加工弹簧的轴线方向偏移的第一轴向臂,所述第一折弯臂通过第一折弯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折弯气臂固定在第一折弯气缸的气缸杆上,第二折弯臂通过第二折弯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折弯臂固定在第二折弯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第一轴向臂能够沿着所要加工弹簧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板。该装置能够实现加工弹簧的直径和螺距的自动调节。
申请号为CN20172119598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加工用送线装置,包括顺次设置有线材轮、校直机构、减速箱和位于减速箱中的若干组送线轮,所述的校直机构包括一对预定轮、一对槽轮和一对转轴,所述的一对预定轮安装在一组预轴承座上,一对槽轮安装在一组校直轴承座上,一对转轴分别顶靠在一对校直轴承座外侧;校直机构校直后的钢丝送入减速箱,并经由减速箱中的送线轮送出。将本申请应用于弹簧加工,具有可实现双向调距、中心线稳定、送线流畅等优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倒角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现有的弹簧加工设备在对弹簧运输时不能对弹簧大小头进行筛分调整,尤其是在有弹簧直径特定加工要求检测线上的剔除筛分调整,影响弹簧后续倒角工序,降低加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倒角设备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弹簧内倒角加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倒角设备,包括大小头检测排料机构、外径检测排料组件、输送线,所述大小头检测排料机构右端与所述外径检测排料组件左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雪松,未经廖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