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5983.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万岚芳;柳岸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鉴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3/02 | 分类号: | G08G3/02;G01S13/86;G01S13/937;G01S19/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应急 指挥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光电系统、雷达基站、AIS接收设备、北斗GPS、无人机、VHF、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监控人员终端;所述光电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雷达基站、所述AIS接收设备、所述北斗GPS传回的数据对船舶进行跟踪抓拍;所述雷达基站,用于扫描监控水域上的船舶数量和距离;所述AIS接收设备,用于接收船舶的AIS信号,以及船的位置信息、航速、航向和呼号信息。本系统能实现对管辖区域水域的全时、全域、全程探测识别和智能化监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立体防控、指挥调度,将由原来的“被动监管”升级为“主动探测、智能识别”的现代化渔港管控运营的新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管理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渔港船舶管理,只限于AIS进行管理,无法知道船舶是否存在关闭AIS的情况,因此存在许多违法行为无法被监管,大多需要执法人员巡逻查询才能进行执法,无法使用规范的系统对管辖区域水域进行全时、全域、全程探测识别和智能化监管,难以针对“事前、事中、事后”阶段性的立体防控和指挥调度。另外,若船舶进入警戒范围或者未按规定使用雷达和AIS时,难以将其快速捕捉,也没法到船舶现场对其进行语音指挥,使得管理成效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和方法,以将原来的“被动监管”升级为“主动探测、智能识别”的现代化渔港管控运营的新模式。
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船舶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包括:光电系统、雷达基站、AIS接收设备、北斗GPS、无人机、VHF、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监控人员终端;
所述光电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雷达基站、所述AIS接收设备、所述北斗GPS传回的数据对船舶进行跟踪抓拍;
所述雷达基站,用于扫描监控水域上的船舶数量和距离;
所述AIS接收设备,用于接收船舶的AIS信号,以及船的位置信息、航速、航向和呼号信息;
所述北斗GPS,用于定位雷达坐标,并结合雷达数据定位船舶的坐标;
所述无人机,用于采集图像信息,并将距离信息回传至应所述急指挥管理系统;还用于当无法通过所述VHF连接时,发送语音信息进行警告;
所述VHF,用于连接指挥中心和船舶的语音通信电台进行通讯;
所述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用于根据接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包括:
电子海图模块,用于显示电子地图数据及电子地图的缩放、平移、量算、图层显示控制和查询空间要素;
自定义管辖区域模块,用于在预警区域周边设置警戒防线,对越界目标进行告警提示,并对所述越界目标标记;同时可用于自定义N个警戒级别与对应的告警距离,根据不同警戒距离进行不同级别的告警;
历史数据轨迹模块,用于对管控区域内的所有目标船舶的航行轨迹进行实时记录并再现回放;
统计融合模块,用于对雷达数据、AIS数据、GPS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将进入管控区域船舶的数量、坐标、航向和航速数据信息进行融合统一;
分析推送模块,用于对统计的雷达、AIS、GPS数据进行分析,若出现违规船舶,则推送告警信息到所述监控人员终端;
VHF模块,用于当出现问题船舶时,迅速连通所述问题船舶的电台平道进行通信;
光电引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析推送模块给出的雷达和AIS融合的数据进行引导,引导光电系统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定位和抓拍。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人员终端,用于接收报警信息,并且用于查询船舶坐标和实时视频以及调用报警录像。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推送模块,用于接收监控区域内的雷达扫描数量,当所述雷达扫描数量与AIS数量不匹配时,则推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监控人员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鉴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鉴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