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7131.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义;王艺兰;伍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2 | 分类号: | B29D30/3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黄玮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体反包 钢丝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其反包机构包括圆周均布设置在槽盘后侧的连杆传动副,槽盘通过轴承结构安装于尾座主轴上,各连杆传动副包括推杆、传动杆和顶杆,传动杆的一端铰连于槽盘底部,顶杆的一端铰连于传动杆的另一端,顶杆的另一端铰连于“T”型滑杆上,“T”型滑杆滑动安装于槽盘后侧面上对应开设的径向“T”型滑槽中,“T”型滑杆的顶部安装有顶块,推杆的一端铰连于传动杆上,推杆的另一端铰连于内置气缸向前伸出的活塞套上,内置气缸通过缸座安装于尾座主轴上;相邻顶块之间采用搭接结构连接而形成无间隔的环形反包顶面。本发明结构紧凑,采用连杆传动副使得环形反包顶面扩张范围大,反包高度到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作设备,具体为一种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
背景技术
全钢子午线巨胎成型时,胎体的机械式反包由拉出装置和包边器分别完成。
现有技术的机械式包边装置由多个前端带辊轮的指型杆组成,反包时指型杆呈伞状打开,辊轮之间的周向距离逐渐变大,有辊压不到胎体的地方逐渐变多,即使有弹簧在相邻辊轮之间辅助,但由于辊轮与弹簧不在同一高度上而出现高低不平,反包完后胎体钢丝端部到鼓中心的距离相差较大,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能提高产品质量的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反包机构,所不同的是所述反包机构包括圆周均布且径向设置在槽盘后侧的连杆传动副,所述槽盘通过轴承结构安装于尾座主轴上,各连杆传动副包括推杆、传动杆和顶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连于槽盘底部,所述顶杆的一端铰连于传动杆的另一端,顶杆的另一端铰连于“T”型滑杆上,所述“T”型滑杆滑动安装于槽盘后侧面上对应开设的径向“T”型滑槽中,所述推杆的一端铰连于传动杆上,推杆的另一端铰连于内置气缸向前伸出的活塞套上,所述内置气缸通过缸座安装于尾座主轴上;所述“T”型滑杆的顶部安装有顶块,相邻顶块之间采用搭接结构连接而形成无间隔(即连续)的环形反包顶面。
进一步,所述缸座包括安装于尾座主轴上的通气套座和安装于通气套座上的通气套,所述通气套座内的气道Ⅰ外接压缩气源,所述通气套内的气道Ⅱ、气道Ⅲ通过气管Ⅰ、气管Ⅱ分别接通内置气缸缸体前、后端上的气口Ⅰ、气口Ⅱ。
反包时,所述活塞套向前移动通过连杆传动副同步径向扩张各顶块而扩大环形反包顶面。
反包结束,所述活塞套向后移动通过连杆传动副同步径向收缩各顶块而缩小环形反包顶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结构中,扩大的环形反包顶面可对钢丝圈形成支撑而对胎体进行反包,无间隔结构的环形反包顶面在反包胎体时不会由于间隔造成胎体钢丝圈弯曲不到位而形成高低差。
2、本发明结构中,环形反包顶面的扩张范围大,反包高度到位。
3、本发明特别适应对大型轮胎的制作,但也可适应对中小规格轮胎的生产,即使生产小规格轮胎,也不会对胎体造成刮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运行示意图(显示为环形反包顶面的扩大与缩小)。
图号标识:1、推杆;2、传动杆;3、顶杆;4、槽盘;5、“T”型滑杆;6、顶块;7、环形反包顶面;8、轴承;9、尾座主轴;10、内置气缸;10-1活塞套;11、通气套座;12、通气套;13、钢丝圈;14、胎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胎体反包钢丝圈装置为一种将胎体14反包于钢丝圈13上的机构,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7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