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7514.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潘杨;陈越;黄勇;毕贞;倪敏;张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28;C02F3/0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龚心怡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物膜 回收 工艺 容积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生物膜反应器的有效体积V0、含磷废水的磷浓度、预回收的磷回收液的磷浓度、富集倍数及预投加的碳源量,推算并设定磷回收装置内需预存的基液的体积V1及单次投加的碳源的体积V2;
2)在磷回收装置内预存体积为V1的基液,基液为磷浓度为0的水;
3)好氧条件下,使含磷废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内,进行好氧吸收磷后将废液排出;
4)厌氧条件下,将磷回收装置内的溶液加入生物膜反应器内,并投加入体积为V2的碳源,经生物膜厌氧释磷后,将生物膜反应器内的含磷溶液回收至磷回收装置;
5)将步骤3)和步骤4)循环n次,磷回收装置内得到体积为V1+nV2的含磷溶液,当含磷溶液的浓度达到可回收的磷浓度时,停止循环,此时,V1,V2和V0之间的关系满足V1+nV2≤V0,
其中,n为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循环过程中,在好氧条件下,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内的含磷废水的体积均为V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含磷溶液可回收的磷浓度≥5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含磷溶液可回收的磷浓度为50mg/L~3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反应器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步骤2)中,体积V1不小于生物膜反应器内悬浮填料的浸没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投加的碳源量按照碳磷比进行推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磷比的范围为15g/g~40g/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次数n为富集倍数N与回收效率η之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生物膜法回收磷工艺的变容积式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倍数N的范围为10~30,所述回收效率η的范围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75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