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8192.1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青;高群山;王保亮;王大路;李爽;史丽娟;李冰;林晓阳;张彦克;陈晨;任小明;任佳伟;张国博;刘吉南;王艳虎;杨晓彤;夏鹏飞;郭福江;王一博;朱长玉;陈伟;顾也炎;孟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6B3/36;E06B7/22;E06B9/28;F24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双层 玻璃 幕墙 系统 | ||
1.一种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包括上层结构梁(1)、下层结构梁(2),所述上层结构梁(1)上连接上层板(3),所述下层结构梁(2)上连接下层板(4),所述下层板(4)上连接室内地板(5)、所述下层板(4)一端处设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穿过上层板(3)和下层板(4),所述支撑杆(6)上连接第一支撑装置(7),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连接外层玻璃幕墙(8),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使用隔热型材,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位于上层板(3)和下层板(4)外端外,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完全封闭,所述室内地板(5)上靠近所述支撑杆(6)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支撑装置(9),所述第二支撑装置(9)连接内层玻璃幕墙(10),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使用非隔热型材,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与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之间构成通风间层(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与所述上层板(3)之间设有第一通风装置(12),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2)连接在上层板(3)的端部,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2)用于沟通上层板(3)上、下侧间的气流,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与所述下层板(4)之间设有第二通风装置(13),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连接在所述下层板(4)端部,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用于沟通所述下层板(4)上、下侧气流,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与所述上层板(3)之间设有第三通风装置(14),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连接在上层板(3)下面,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用于沟通内层玻璃幕墙(10)两侧间的气流,所述外层玻璃幕墙(8)、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2)、所述上层板(3)、所述上层结构梁(1)、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所述室内地板(5)、所述下层板(4)和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依次围成边线闭合的区域,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下侧和面向所述通风间层(11)一侧开有通风口,与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间隔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宽度的位置处设有玻璃门(15),所述玻璃门(15)使用隔热型材,所述玻璃门(15)连接在室内地板(5)上,所述内层玻璃幕墙(10)、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所述玻璃门(15)、所述室内地板(5)依次围成边线闭合的区域,所述玻璃门(15)关闭后,能中断所述玻璃门(15)两侧的气流流通;
所述玻璃门(15)为单向开启的双开式平开门,开启方向为远离所述通风间层(11)的方向,所述玻璃门(15)包括门体(151)和门体把手(152),所述门体把手(152)设置在两扇玻璃门(15)整体封闭时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门体(151)远离门体把手(152)的一端为环体,并可转动地套接在门座装置(153)上,所述门座装置(153)固定在室内地板(5)上,所述门体(151)上下侧设有堵缝装置(154),所述门体(151)远离所述门座装置(153)的一端设有填缝装置(155);
所述堵缝装置(154)包括弹性垫(1541)和设置在所述弹性垫(1541)底面的弹性件(1542),所述弹性垫(1541)和所述弹性件(1542)设置在所述门体(151)上部开设的中间槽(156)中,所述玻璃门(15)关闭时,所述弹性件(1542)支撑所述弹性垫(1541)封闭所述玻璃门(15)和所述结构梁(2)间的缝隙,所述中间槽(156)从所述门体(151)上部与所述门座装置(153)相接处延伸,直至所述门体(151)远离所述门座装置(153)的一侧,所述弹性垫(1541)长度长于所述中间槽(156),所述弹性垫(1541)伸出所述中间槽(156)的部分为稍长段(15411),所述稍长段(15411)底部设有水平的弹性遮缝垫(15412),所述弹性垫(1541)上部开设有扣件槽(1543),所述扣件槽(1543)中穿过扣件带(1544),所述扣件带(1544)尾端连接在扣座(1545)上,所述扣座(1545)连接在所述门体(151)背面上,所述扣件带(1544)前端设有卡扣(1546),所述卡扣(1546)用于向下牵拉所述扣件带(1544),并使所述扣件带(1544)按压所述弹性垫(1541),以拉近卡扣(1546)和卡座(1547)的距离,并让卡扣(1546)卡接在所述卡座(1547)上,所述卡座(1547)设置在所述门体(151)的正面上,所述扣件槽(1543)沿所述弹性垫(1541)长边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扣件带(1544)、所述扣座(1545)、所述卡扣(1546)和所述卡座(1547)也随所述扣件槽(1543)分布在相应的位置,所述门体(151)下部也按其上部对称设置同样的所述堵缝装置(154);
所述填缝装置(155)包括,所述玻璃门(15)关闭时,分别连接在两扇门体相对侧面上的第一搭接体(1551)和第二搭接体(1552),所述第一搭接体(1551)和所述第二搭接体(1552)相互搭接,用于封闭门缝,所述第一搭接体(1551)和所述第二搭接体(1552)上下端都抵接所述弹性遮缝垫(15412),用于完全封闭门缝;
所述门座装置(153)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门体(151)中的轴杆(1531),所述轴杆(1531)上、下端连接护盘(1532),位于下面的所述护盘(1532)上间隔分布有安装槽(1533),所述安装槽(1533)中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门座装置(153)和所述室内地板(5)的螺栓(1534),位于上方的所述护盘(1532)和位于下方的所述护盘(1532)通过护板(1535)连接,所述护板(1535)内侧面贴合所述门体(151)一端环体,用于封闭所述门体(151)和所述门座装置(153)间的缝隙;
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上面连接吊件(16),所述吊件(16)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层板(3)上,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上面安装有斜顶(17),所述斜顶(17)一端由第三通风装置(14)上表面延伸至上层结构梁(1)侧面,所述斜顶(17)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三通风装置(14),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上层板(3)上;
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呈凹形安装在所述下层板(4)外端,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沿所述下层板(4)表面延伸,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下部的底面和朝向室内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3)上部的朝向室内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2)也按第二通风装置(13)样式安装在上层板(3)外端;
第一支撑装置(7)为点式支撑玻璃幕墙所使用的驳接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9)为框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框架固定装置;
通风间层(11)内安装有遮阳百叶系统(18),所述遮阳百叶系统(18)吊接在上层板(3)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81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