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杆件抛丸机自动进料装置及自动进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8434.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升友;刘中用;谭秋平;赖仲治;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抛丸 自动 进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杆件抛丸机自动进料装置及自动进料方法,所述进料装置架设于抛丸机辊道上,包括支架及设置于X、Y、Z轴方向的X轴总成、Y轴总成和Z轴总成;所述支架包括四根立柱,立柱垂直固定于地面,每两根立柱之间架设有一个X轴总成,两根X轴总成平行;两根X轴总成之间架设有一根Y轴总成,Y轴总成可沿着X轴总成移动;所述Z轴总成安装于Y轴总成上,Z轴总成可垂直于Y轴移动;所述Z轴总成上安装有夹具,夹具用来夹取所述金属杆件。本发明可以实现金属杆件抛丸自动进料,减少了作业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杆件抛丸机自动进料装置及自动进料方法。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工件表面的机械设备。金属杆件抛丸工序因杆件长度不一致,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进料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杆件重量较重时,通常需2人合力方能将杆件抬入抛丸机输送辊道,人工成本高,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属杆件抛丸机自动进料装置,实现金属杆件抛丸自动进料,减少了操作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供一种金属杆件抛丸机自动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架设于抛丸机辊道上,包括支架及分别设置于X、Y、Z轴方向的X轴总成、Y轴总成和Z轴总成;所述支架包括四根立柱,立柱垂直固定于地面,每两根立柱之间架设有一个X轴总成,两根X轴总成平行;两根X轴总成之间架设有一根Y轴总成,Y轴总成可沿着X轴总成移动;所述Z轴总成安装于Y轴总成上,Z轴总成可垂直于Y轴移动;所述Z轴总成上安装有夹具,夹具用来夹取所述金属杆件。
优选地,所述X轴总成包括X轴横梁、同步带、Y轴驱动装置和Y轴安装块;X轴总成通过X轴横梁架设在两根立柱之间,所述Y轴驱动装置固定于X轴横梁一端,Y轴驱动装置输出轴上安装有同步轮一,X轴横梁的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轮二,同步轮一驱动所述同步带;所述Y轴安装块固定在同步带上,两个X轴横梁上的两个Y轴安装块之间固定有所述Y轴总成。
Y轴总成可沿着X轴总成移动:Y轴总成安装在Y轴安装块上,Y轴安装块安装在同步带上,同步带由同步轮驱动,同步轮由Y轴驱动机构装置驱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Y轴安装块包括X轴小班车和同步带张紧装置;所述X轴小班车包括横板,横板与X轴平行;所述同步带张紧装置安装于横板上,所述同步带夹紧于横板与同步带张紧装置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X轴横梁的两端分别都装有行程开关和防撞块。
优选地,所述X轴横梁上开有X轴导轨,X轴导轨与所述X轴横梁平行;所述Y轴安装块还包括竖板,竖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板;竖板上安装有X轴滚轮,X轴滚轮位于X轴导轨中,X轴滚轮可沿着X轴导轨移动。
为保证Y轴总成移动的稳定性,设置X轴导轨和X轴滚轮,启动Y轴驱动装置,X轴滚轮沿着X轴导轨移动。
X轴总成作用:X 轴横梁由低合金方钢管焊接而成,其上装有X轴导轨和同步带以便承受载荷和驱动,同时在X轴横梁两端均装有防撞缓冲及行程开关触发装置,运动有效行程2800mm;2条X轴横梁安装于4根立柱上,构成桁架系统的支撑,承载所有运动系统。
优选地,所述Y轴总成包括Y轴横梁和Y轴行走机构,Y轴行走机构固定在Y轴横梁上;Y轴行走机构包括Z轴驱动装置、Y轴小板车和齿轮,齿轮安装于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Y轴小板车与Y轴横梁连接,Z轴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Y轴小板车上;
所述Z轴总成包括Z轴竖梁,Z轴竖梁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Z轴竖梁平行,Z轴竖梁垂直于Y轴横梁,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Z轴总成可垂直于Y轴移动:在Y轴行走机构上设置齿轮,在Z轴竖梁上设置齿条,齿轮齿条的啮合,实现Z轴总成垂直于Y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8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