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组件、车辆及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8496.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袁野;韩威;刘继凯;杨顺;郑思仪;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党娟萍;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组件 车辆 自动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挡组件、车辆及车辆自动控制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换挡组件的驱动机构与主控元件连接,主控元件能够发送指令至驱动机构,以使驱动机构驱动活动部活动,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换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组件、车辆及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车辆(如:工程车、矿用车、农用车等)上的换挡组件通常需要手动操作,导致车辆无法实现自动换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组件、车辆及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以使车辆能够实现自动换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包括:底座、活动部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具有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容置孔位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彼此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彼此相对,所述活动部装配于所述底座的容置孔位内,所述活动部具有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和第四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三延伸杆和所述第四延伸杆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延伸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延伸杆沿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连线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延伸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延伸杆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连线往复移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主控元件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三延伸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延伸杆沿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连线往复移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第四延伸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四延伸杆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连线往复移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连线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延伸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延伸杆连接; 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连线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延伸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延伸杆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延伸杆的实时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延伸杆的实时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与车辆的主控元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8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