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及其密封性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9085.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柳勇;赵振兴;柯志武;柯汉兵;李勇;劳星胜;马灿;杨小虎;林原胜;吕伟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02;F16L55/035;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径向 减隔振穿壁 结构 及其 密封性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管路减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及其密封性监测方法,其中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包括设于穿壁管路外围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外侧面与壁面相连,所述穿壁管路的外侧面和所述外管的内侧面之间密封连接有隔振组件,所述隔振组件呈环形设于所述穿壁管路的外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及其密封性监测方法,相对原来焊接式穿壁结构,可大幅降低管路振动辐射噪声,保障相邻系统和设备免受振动干扰,同时降低噪声污染,提高舱室舒适度。该穿壁结构尤其适用于高温管路,例如蒸汽管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减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及其密封性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管路是船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起到工质输送及能量传递的作用。由于船舶系统设备布置分散、复杂,蒸汽管路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箱体、隔舱壁等一些具有密封要求的壁面。传统做法是将管路直接焊接在壁面上,管路与壁面刚性联结在一起。
由于流体流动及空压机、泵等旋转机械激励,蒸汽管路会产生振动,并通过这种传统焊接式穿壁结构直接传递到壁面,进而传递到其他设备和系统,严重影响轴承、换热管等一些对振动有严格控制要求部件的性能和寿命,同时蒸汽管道振动还会产生辐射噪声,降低舱室舒适度,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目前传统的焊接式管路穿壁结构存在由于管路的振动,对相连的部件造成较大影响,且产生辐射噪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及其密封性监测方法,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传统的焊接式管路穿壁结构存在由于管路的振动,对相连的部件造成较大影响,且产生辐射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包括设于穿壁管路外围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外侧面与壁面相连,所述穿壁管路的外侧面和所述外管的内侧面之间密封连接有隔振组件,所述隔振组件呈环形设于所述穿壁管路的外围。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穿壁管路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两端用于与壁面两侧的管路对应固定连接。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隔振组件与所述穿壁管路之间具有间距。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隔振组件包括截面分别呈弯折结构的第一柔性环和第二柔性环,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柔性环开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柔性环开口的对应一侧通过外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第一柔性环开口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柔性环开口的对应一侧通过内环密封连接于所述穿壁管路。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外环的外侧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外环内侧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对应连接;所述内环的外侧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对应连接,所述内环的内侧连接于所述穿壁管路。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的截面分别为U型。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围合形成的第一封闭空腔内部填充有阻尼材料。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沿所述穿壁管路的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振组件。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隔振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封闭空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封闭空腔中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密封性监测方法,基于上述管路径向减隔振穿壁结构,包括:初始设置壁面第一侧空间的第一压力和第二侧空间的第二压力与相邻两个隔振组件之间形成的第二封闭空腔的第三压力互不相同;对第三压力进行实时监测;若第三压力变化至第一压力,则位于第二封闭空腔第一侧的隔振组件泄漏;若第三压力变化至第二压力,则位于第二封闭空腔第二侧的隔振组件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