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去耦结构及基站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9717.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鲁豫;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沣东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基站 天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去耦结构及基站天线系统,该非对称去耦结构包括:非对称金属微带结构以及介质支架;非对称金属微带结构包括至少两条非等尺寸的金属微带;各个金属微带平行设置,通过绝缘的介质支架架设在基站天线的基板上;金属微带的长度为(1/2±10%)λ,其中λ为等效介质中波长。利用场对消方法实现互帮抑制,具有较低的辐射能力,在保持去耦效能的同时并不恶化天线的辐射性能,该结构可用于抑制紧密摆放的微带天线间的互耦,解决无源去耦结构对天线辐射场的影响问题,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互扰,尤其适用于基站的阵列多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非对称去耦结构及基站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射频频谱资源日益短缺,如何提供更高质量、更快速的通信服务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已经提出许久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技术成为了5G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发射和接收。因此,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能够在不额外增加通信频带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显著的提高系统数据吞吐率和信道容量。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天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天线的特征固有地包含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信道中。
技术是基于天线阵列而言的,随着对信道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大规模MIMO技术将会成为5G系统的核心,并且紧凑密集的阵列将促进这一进程。然而,无论是5G基站,或是移动终端中,由于空间限制,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造成单元之间会形成强烈的互相耦合。在特定的空间内,天线单元数量越多,单元之间的耦合更强,会导致:(1)空间相关性的增加;(2)辐射效率的降低;(3)单元增益的下降;(4)信噪比的恶化;(5)信道容量的减小。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在MIMO系统中如何有效的减小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提高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并保证原天线的辐射性能,成为了业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去耦方法有很多,比如设置去耦谐振单元,超材料去耦等,但是无一例外引入去耦结构会对天线自身的辐射性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多天线系统中天线单元之间的互扰的非对称去耦结构,降低去耦结构对天线自身的影响,适用于基站的阵列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非对称去耦结构,包括:非对称金属微带结构以及介质支架;所述非对称共面金属微带包括至少两条非等尺寸的金属微带;各个金属微带平行设置,通过绝缘的介质支架架设在基站天线的基板上;所述金属微带的长度为(1/2±10%)λ,其中λ为等效介质中波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非对称去耦结构的架设高度不超过天线阵子单元的高度。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非对称金属微带结构采用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或倾斜放置。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介质支架包括介质柱子或PCB板。
第二方面,一种基站天线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天线阵子单元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非对称去耦结构;任意相邻两个天线阵子单元之间设置一个所述非对称去耦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非对称金属微带结构和介质支架组成的非对称去耦结构,利用场对消方法实现互帮抑制,具有较低的辐射能力,在保持去耦效能的同时并不恶化天线的辐射性能,该结构可用于抑制紧密摆放的微带天线间的互耦,解决无源去耦结构对天线辐射场的影响问题,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互扰,尤其适用于基站的阵列多天线系统;
2.通过将非对称去耦结构的架设高度设置为不超过天线阵子的高度,有利于小型化,且不会影响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灰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形彩色滤光片及其圆形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