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以及膨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0530.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程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根深 |
地址: | 43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蛭石 高温 膨胀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包括膨化炉、膨化炉顶部连通的进料管,膨化炉的底部固定有燃烧室,所述膨化炉内设有用于对蛭石进行分流预热的预热机构,所述预热机构的下方设有用于对预热后膨胀的蛭石进行筛分的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下方设有用于对60目以下蛭石进行焙烧的焙烧机构,所述膨化炉内设有用于对筛分过后60目以上的蛭石进行均匀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燃烧室上安装有第一燃烧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安装有成品仓,所述成品仓上连通有下出口;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所有蛭石进行彻底的高温焙烧,减少甚至杜绝了蛭石膨胀后不达标的情况,使蛭石基本上全部达到合格的粒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蛭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以及膨胀方法。
背景技术
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和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生蛭石片经过高温焙烧后,其体积能迅速膨胀数倍至数十倍,体积膨胀后的蛭石就叫膨胀蛭石,膨胀蛭石是层状结构,层间含有结晶水,容重在50-200kg/m3,热导率小,是良好的隔热材料,质量良好的膨胀蛭石,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100℃。现如今对蛭石进行高温膨胀的膨胀工艺,在对蛭石进行高温焙烧膨胀后,还是会存在较多的蛭石不能达到合格的粒径大小,并且蛭石在焙烧中不能根据蛭石不同的热胀反应,对蛭石进行后续分类的焙烧膨胀作业,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以及膨胀方法,解决了蛭石进行高温焙烧膨胀后,还是会存在较多的蛭石不能达到合格的粒径大小,并且蛭石在焙烧中不能根据蛭石不同的热胀反应,对蛭石进行后续分类焙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包括膨化炉、膨化炉顶部连通的进料管,膨化炉的底部固定有燃烧室,所述膨化炉内设有用于对蛭石进行分流预热的预热机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固定在膨化炉内的筛分框,所述筛分框内固定有弧形块,所述筛分框的底部连通有一组竖管,所述竖管上连通有贯穿至膨化炉外的第二燃烧器;所述预热机构的下方设有用于对预热后膨胀的蛭石进行筛分的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膨化炉内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小于目蛭石穿过的穿孔,所述弧形板上固定有与竖管底部相固定的连接杆;所述筛分机构的下方设有用于对60目以下蛭石进行焙烧的焙烧机构,所述焙烧机构包括连接管底部连通的长管,所述长管的内壁上贴合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均匀分布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板上连通有延伸至膨化炉外部的第三燃烧器;所述膨化炉内设有用于对筛分过后60目以上的蛭石进行均匀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和下料板,所述下料管固定在筛分框的底部并且下料管的另一端贯穿下料板,所述下料管上均匀开设有孔洞,所述下料板的外侧与膨化炉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下料板上固定有贯穿筛分框并且延伸至膨化炉外的固定杆,所述下料板内呈凹陷型设置;所述燃烧室上安装有第一燃烧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安装有成品仓,所述成品仓上连通有下出口。
一种蛭石高温膨胀装置的膨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进料:使经过筛分的蛭石原料进入膨化炉内;
S2、分流预热:进入膨化炉内的大量蛭石原料在筛分框内向下流动时被分成多份后,再分别进行400℃±50℃的预热膨胀;
S3、筛分:根据预热时蛭石不同的膨胀程度,将60目以上和以下的蛭石分开;
S4、经过筛分过后60目以上的蛭石持续向下掉落,同时天然气在燃烧室内开始燃烧,产生600℃±50℃的高温,并形成炽热的上升气流,蛭石则受到燃烧室内天然气火焰的高温辐射加热,同时也存在与炽热气流接触的对流传导加热后,使60目以上的蛭石继续膨胀;
S5、经过筛分过后60目以下的蛭石则进入长管内,在小空间的长管内采用天然气燃烧的加热方式,使长管内的温度达到800℃±50℃的高温,对长管内60目以下的蛭石进行加热焙烧,使粒径过小的蛭石可以快速膨胀,达到合格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动态共模反馈的放大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安全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