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0670.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翁炜;贺云超;吴烁;冯美贵;张德龙;李晓东;黄玉文;刘家荣;赵志涛;张培丰;杨鹏;徐军军;郭坤;李超;郭强;刘文武;欧阳志勇;蒋睿;王玉超;史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E21B7/20;E21B7/04;E21B43/14;E21B43/26;E21B1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探 改造 干热岩储层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钻头(1)、微孔钻探器(2)、动力短节(3)、上接头(4)、连接接头串(5)和连续油管(6);
所述钻头(1)的底部环形安装有多个前端喷嘴(7);所述钻头(1)内部中央具有封堵柱(8),所述封堵柱(8)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微孔钻探器(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靠近所述动力短节(3)的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侧向喷嘴(10),所述侧向喷嘴(10)与所述微孔钻探器(2)内部连通;所述微孔钻探器(2)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控制套(11),所述控制套(11)的轴心开设有两端贯穿所述控制套(11)的流道(12),所述流道(12)与所述封堵柱(8)对应;所述连续油管(6)通过所述连接接头串(5)与上接头(4)、动力短节(3)、微孔钻探器(2)和钻头(1)组成的底部钻具组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2)为两级的阶梯孔,所述流道(12)朝向所述动力短节(3)一端的孔径大于朝向所述封堵柱(8)一端的孔径;所述流道(12)朝向所述封堵柱(8)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封堵柱(8)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柱(8)的端面与所述微孔钻探器(2)朝向所述钻头(1)方向的端面平齐;所述控制套(11)的长度小于所述微孔钻探器(2)朝向所述钻头(1)方向的端面至所述侧向喷嘴(10)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油管(6)的注入端连接有可通过地面管汇切换流体来源的射流混合增压设备(13)和泥浆泵(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钻探器(2)侧壁具有外销孔,所述外销孔位于所述侧向喷嘴(10)与所述微孔钻探器(2)朝向所述动力短节(3)的端面之间;所述控制套(11)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外销孔对应的内销孔。
6.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主井眼内天然裂缝发育的热储层进行钻探改造,包括以下步骤:
S1、主井眼钻成后,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下入至欲改造层段,在地面通过射流混合增压设备(13)将高压磨料射流混合完毕并增压,通过连续管(6)送入到微孔钻探器(2)处,高压磨料射流驱动控制套(11)剪断销钉后向钻头(1)方向移动,使得封堵柱(8)封堵流道(12),侧向喷嘴(10)处流道打开,高压磨料射流通过侧向喷嘴(10)对目的层段井壁进行喷射破岩,形成裂缝并加深;
S2、步骤S1完成后,停止喷射或降低射流排量,弹簧(9)推动控制套(11)复位,封堵侧向喷嘴(10),打开前端喷嘴(7),上提或下放连续油管(6)以使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到达下一待改造层段,重复步骤S1和S2,逐次完成干热岩储层的多段改造直至满足改造要求。
7.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上接头(4)和连接接头串(5)之间的井底随钻测量工具(15)、定向器(16)和井下推进器(17),并采用泥浆脉冲传输控制;或者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接头(4)和连接接头串(5)之间的定向器(16)、井底随钻测量工具(15)和井下推进器(17),并采用电缆传输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钻探改造干热岩储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还设置有对井底随钻测量工具(15)上传数据进行解码并将技术人员指令编码下发至定向器(16)和井下推进器(17)的地面测控设备(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6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对板连接器
- 下一篇:单洞与多重介质复合型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