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0722.6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银建中;于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刘秋彤;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端盖(1)、压环(2)、垫片A(3)、气体泄放管路A(4)、烧结陶瓷过滤器A(5)、气体泄放管路B(6)、烧结陶瓷过滤器B(7)、椭圆挡板(8)、混合物进口管路(9)、分离器腔体(10)、垫片B(11)、固体收集锥底(12)和法兰(13);
所述的气固分离装置的腔体包括上部的直筒段和锥体段,所述直筒段内中下部设置与装置内壁相垂直的垫片B(11),用于加强密封;垫片B(11)以上部分为分离器腔体(10),垫片B(11)以下部分为固体收集锥底(12);分离器腔体(10)的中下部一侧设置混合物进口管路(9),分离器腔体(10)的上部两侧沿中轴线对称分别设置气体泄放管路A(4)、气体泄放管路B(6),气体泄放管路A(4)、气体泄放管路B(6)与分离器腔体(10)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烧结陶瓷过滤器A(5)、烧结陶瓷过滤器B(7);混合物进口管路(9)、气体泄放管路A(4)、气体泄放管路B(6)的外端均分别设置法兰(13),法兰(13)用于与上一级管路的连接;气体泄放管路A(4)或气体泄放管路B(6)的下方紧挨着设置椭圆挡板(8),椭圆挡板(8)向下倾斜,与气固分离装置的内壁呈一定角度,且最下端与分离器腔体(10)内壁留有间隙;分离器腔体(10)的顶部设置分离器端盖(1),分离器端盖(1)与分离器腔体(10)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压环(2)、垫片A(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椭圆挡板(8)与分离器腔体(10)内壁呈斜30-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椭圆挡板(8)与分离器腔体(10)内壁呈斜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椭圆挡板(8)及气固分离装置的腔体内壁均表面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固分离装置采用不锈钢制作;固分离装置耐压为10-30MPa。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固分离装置的气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超临界或高压状态下的气固混合物由混合物进口管路(9)进入分离器腔体(10),固体颗粒在气体的夹带下首先与分离器腔体(10)内壁产生高速碰撞,碰撞后固体颗粒得到减速,重量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至固体收集锥底(12),自重较轻的固体颗粒被气体夹带上升,上升的部分固体颗粒与倾斜的椭圆挡板(8)碰撞后回落;剩余少量颗粒通过椭圆挡板(8)间隙进入分离器腔体(10)上部,碰撞后沿光滑的椭圆挡板(8)上表面下落,剩余少量固体颗粒在气体泄放管路A(4)、气体泄放管路B(6)被过滤器过滤;气体泄放管路A(4)、气体泄放管路B(6)排出,以实现气固混合介质中的气体与固体的分离,待气体完全排净后将固体收集锥底(12)与分离器腔体(10)分离,取出垫片B(11)得到固体收集锥底(12)处的固体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7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