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1530.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谢朝顺;廖松;贾达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7/16;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下模板、上模板,下模板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相靠近的一边为轮叉结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轮叉结构位置分别设有下轮轴,下轮轴上设有下滚轮;上模板包括上模板下方固设有上轮叉,上轮叉下部设有上轮轴,上轮轴上设有上滚轮。该方法包括:将上模板、下模板安装在液压机上,液压机带动上滚轮向下运动挤压管材,管材弯曲部位在上滚轮上弯曲成所需要的半圆形。采用本发明,成型精度高,避免了磨损,减小管材报废;更换相应的上滚轮、下滚轮适用不同直径的管材,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U形管的制作一般都是由弯管机将金属直管弯曲而成,标准的U形管其弯曲部位为半圆形,而采用人工操作的弯管机弯管工序,存在的误差较大,每次加工的一致性较差,且效率较低。当管材的截面较大时,弯管机难以提供足够的公称力矩,而且存在挤压力集中的问题,难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U形管。
公开号为CN1114960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U形管折弯成型机构及折弯工艺,该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心设置,两对同心齿轮中间各设有一个90°弯曲的弯矩筒,与弯矩筒相切地设有直线管。弯曲成型时,将直线管穿过直线管,两直线管中间的部分为待弯曲部位,齿轮转动,啮合处向上运动,弯矩筒随之向上转动,逐渐与管材待弯曲部位接触,齿轮旋转90°后管材即弯曲了180°,然后由液压升降缸的升降杆向上运动,将U形管顶出。
当U形管两端的直线部较长时,该机构本身需要较高的安装空间,为了将U形管定出,其上方也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也需要足够长的液压缸,因此成本比较高;当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材时,以及所制造的U形管弯曲部尺寸不同时,不能通过替换个别部件实现,必须采用另一规格型号的该机构才能实现。另外,管材受弯矩时,应力最大的部位应是待弯曲部位的中部,而该机构的弯矩筒与管材的接触过程是从弯曲部位的两端逐渐向中部,最终才接触弯曲部位中部,因此,中部的变形容易出现意外,导致弯曲部位为不需要的形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设于下模部分上方;
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相靠近的一边为轮叉结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轮叉结构位置分别设有下轮轴,下轮轴上设有下滚轮;
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上模板下方固设有上轮叉,上轮叉下部设有上轮轴,上轮轴上设有上滚轮;
所述上滚轮、下滚轮的外轮面设有轮槽结构。
所述下轮轴相对于第一固定块的水平位置可调。
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腰型孔,沿腰型孔的长度方向设有调节螺钉,腰型孔与下轮轴配合。
所述腰型孔内还设有调整垫,调整垫设于下轮轴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调整垫为月牙形,调整垫内侧与轮轴配合,外侧与腰型孔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块上面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还设有定位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通过螺栓与下模板连接。
所述上轮叉与上模板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轮槽结构为圆弧形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的U形管加工装置的U形管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1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