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1818.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凤明;张海为;崔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土壤 试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钻纹部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与钻纹组,相邻钻纹组之间设置有与钻纹组中钻纹形状相契合的取样腔体,取样腔体的设置方便于在土壤中钻孔的同时进行取样,每个取样腔体处均设置有深度标记,在旋转下移过程中,土壤由取样腔体的进料口端进入,进料口处止逆阀在土壤相对推力作用下打开,土壤进入取样腔体的内部,同理出料口处止逆阀在土壤相对推力作用下打开,土壤不断由出料口端排出,取样腔体内部土壤随钻纹部不断旋转下移而更换,直至钻纹部停止旋转和下移,此时取样腔体内充满其对应深度处的土壤,此种土壤取样方式方便于选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
背景技术
击实试验是指用锤击实土样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是用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并测定相应的干容重,从而求得最大干容重(一般是指骨料堆积或紧密密度)、最优含水量,为建筑工程中填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土壤击实试验前需要采集相关地理位置的土壤样品,现有技术中用于采集土壤样品的装置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784412U,所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的螺旋取土杆,使得该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在驱动电机工作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调节转盘的旋转方向控制固定环的位置,进而对螺旋取土杆的工作位置进行控制,达到取土工作,使得该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方便操作且节省人力;现有技术中用于采集土壤样品的装置多注重于在钻土过程中实现自动化以节省人力,但缺少在钻土过程中取样方面的考虑,对于建筑工地中土壤取样一般需要选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击实试验,以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但现有技术中用于采集土壤样品的装置仅依靠钻土过程中的外溢土壤来获取土壤样本,土壤样品所在深度不明确,导致击实试验数据可靠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中土壤击实试验取土装置,包括:
外管套,所述外管套上下端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外管套的内部设置有内钻杆,所述内钻杆包括螺纹部和钻纹部,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管套的内部,所述内钻杆在所述外管套内做旋转运动过程中同时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钻纹部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与钻纹组,相邻钻纹组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钻纹组中钻纹形状相契合的取样腔体,所述取样腔体为半环形腔体,所述取样腔体的两个端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取样腔体的两个开口分别作为其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取样腔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止逆阀,其中一个所述止逆阀用以防止所述取样腔体的进料口出料,另一个所述止逆阀用以防止所述取样腔体的出料口进料;
所述外管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伸缩套杆的固定端,所述伸缩套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内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杆中的外管部分和内杆部分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杆中的外管部分和内杆部分在径向上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腔体的外侧壁上沿环形固定连接有附加钻纹,所述附加钻纹用以辅助所述钻纹组工作,所述附加钻纹用以辅助所述钻纹组工作,所述附加钻纹用以弥补因所述取样腔体的占位而缺失的钻纹,补强所述内钻杆对土壤的钻孔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1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