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园林灌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2073.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玉嘉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园林 灌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园林灌溉方法,属于园林用灌溉方法领域。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座,安装座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安装座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安装座上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连接传动杆,第二电机输出轴驱动连接至传动杆;浇水管两端均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连接传动锥齿轮,固定座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板上端,第一连接管上端通过浇水接头贯通连接至浇水管内腔,第一连接管下端贯通连接至容纳腔。第一接口接入带有压力的外部水源进入浇水管,实现浇水,在灌溉绿化带遇到高大的乔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浇水模块转动向上抬起进行避让,结构简单,适用于乔木与灌木间歇种植的园林灌溉,节省人力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用灌溉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园林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灌溉是补充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以改善其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城市中的园林多数为绿化带,绿化带在刚移植定植时需要定期浇水;且绿化带多在路边,过往车辆带起的尘土会堆积在树叶上从而阻碍树木的光合作用,使灌木生长的高矮补齐,影响城市美观,因此也需要浇水冲洗;而部分城市降水量较少,为防止树木干枯隐形城市形象,也需要定期浇水以补足水分,保证绿化的健康成长。
绿化带常见模式为长条的灌木中间歇种植乔木,乔木相较于灌木更加高大,现有技术中的灌溉模式为从绿化带的一侧进行浇水,而由于灌木树枝繁多、枝叶茂密,斜向的浇水使灌木的另一侧的浇水量远少于浇水一侧,导致灌木生长不均,影响美观,而若从绿化带上方进行浇水,为保证灌木水平面能均匀接受浇灌,浇水管需要越过整个绿化带的截面,但间歇种植的乔木使得浇水管沿绿化带长度方向的连续移动受阻,现有技术中的灌溉装置难以适应绿化带的复杂情形,不便于对城市中的绿化带进行浇灌,而效果较好的人工浇灌劳动强度过大,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园林灌溉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灌溉方法难以适应绿化带的复杂情形,不便于对城市中的绿化带进行浇灌的问题。
一种城市园林灌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一种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第一连接管和浇水模块,其中:
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容纳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水源,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第二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至所述传动杆;
所述浇水模块包括固定座、传动锥齿轮和浇水管,所述浇水管为中空管件,所述浇水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浇水孔,所述浇水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传动锥齿轮,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浇水管的侧壁还设有浇水接头,所述浇水接头贯通连接至所述浇水管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通过所述浇水接头贯通连接至所述浇水管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贯通连接至所述容纳腔;
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通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口的连接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S2:将所述灌溉装置固定在带有水源和电源的移动设备上;
S3:利用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灌溉装置移动至待浇灌的绿化带的一侧;
S4:调节所述灌溉装置的位置和高度;
S5:启动输送第二电机,使所述浇水模块转动至所述浇水管保持水平并位于灌木丛的上方,启动所述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玉嘉,未经秦玉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