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靛果忍冬扦插基质苗床及蓝靛果忍冬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2539.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刘运伟;李泽红;李阳;徐宜彬;韩家永;高智涛;王洪刚;李妍;董上;姚彦文;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9/28;A01G24/12;A01G24/22;A01G24/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白芳仿 |
地址: | 15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靛 忍冬 扦插 基质 苗床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蓝靛果忍冬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苗床及扦插繁殖方法。所述蓝靛果忍冬扦插基质苗床,包含基底层和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位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所述基底层包括细河沙、落叶松针、锯末和园土,前述四种基质的体积比为1.8‑2.2:0.4‑0.6:0.4‑0.6:0.8‑1.2;所述表面层包含落叶松针与锯末,落叶松针和锯末的体积比为0.4‑0.6:0.4‑0.6。使用本发明的扦插基质苗床进行蓝靛忍冬扦插繁殖,扦插基质苗床保湿性能好且养分高,生根率和成活率高,可以直接留床越冬(保存率高),成本低,原材料简单,适合进行工厂化苗木繁育,特别有助于强壮苗木,提高移床炼苗过程中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靛果忍冬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苗床及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蓝靛果忍冬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食用小浆果之一。一直以来蓝靛果的扦插繁殖方法主要是以苔藓或细河沙作为扦插基质。苔藓植物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高等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唯一没有维管束的一类,同时也是水生向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苔藓对适生环境的要求较高,目前还不能人工种植。采用苔藓做扦插基质有以下缺点:(1)、近年来随着苔藓种群的人为破坏,其种群极具收缩,市场价格也逐年升高,目前已接近20元/公斤,以苔藓做为扦插基质,虽扦插生根率可以达到70%左右,但价格昂贵,成本过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我国多数地市近年来已禁止采收苔藓,至使原料短缺。(2)、苔藓有保湿、透气、使用方便等优点,自身具有活性因子,利于诱发根系,但一旦浇水过多将导致基质塌沉,造成透气不良,根系发育老化,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生长。利用细河沙作为扦插基质是较传统的扦插方法之一。细河沙属于无机基质,虽然透气性好,也适合扦插条生根后的根系发育,但具有以下缺点:(1)细河沙本身并不具备保温及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等功能,也不含活性因子。在插条生根后期并不适合植物生长发育,无法为植物在建立有效生物循环过程中提供帮助。(2)在扦插苗木根系达到一定木质化程度后必须立即进行移床管理,在移床练苗过程中容易造成苗木死亡。(3)因河沙本身不具备保水性,所以沙床必需由专人负责,每20min必须浇水一次,田间管理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以苔藓作为扦插基质,虽生根率较高,但原材料缺少、成本较高、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也较严重;而以细河沙作为扦插基质,虽成本较低,但基质本身无营养成份和保湿功能,致使后期人工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较高,苗木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制约了工厂化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靛果忍冬扦插基质苗床,使其既有利于蓝靛果扦插条快速生根和提高生根率,又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为蓝靛果扦插苗提供营养的基质以提高扦插苗木的保存率(当年越冬到第二年的存活情况),且成本低,可满足苗木企业用于蓝靛果忍冬的规模化繁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含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蓝靛果忍冬扦插基质苗床,其包含基底层和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位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所述基底层包括细河沙、落叶松针、锯末和园土,前述四种基质的体积比为1.8-2.2:0.4-0.6:0.4-0.6:0.8-1.2;所述表面层包含落叶松针与锯末,落叶松针和锯末的体积比为0.4-0.6:0.4-0.6。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18-25cm;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4-8cm。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落叶松针和锯末为过1mm孔径筛孔的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细河沙粒径小于0.5mm,优选为0.25-0.35m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蓝靛果忍冬扦插基质苗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1:将叶松针和锯末分别用1mm孔径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5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