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回程式混合冲刷结构的锅炉对流管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2936.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全;刘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佑觞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10 | 分类号: | F22B37/1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回程 混合 冲刷 结构 锅炉 对流 管束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多回程式混合冲刷结构的锅炉对流管束,所述螺杆的外壁下方通过轴承与滑轨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杆的下方设有圆棒,所述圆棒的右侧通孔与竖杆的外壁底部间隙配合,所述圆棒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有壳体,所述圆棒的右侧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左侧与圆棒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内壁与滑轨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所述滑轨的右侧与墙体的左侧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套筒、螺杆和滑轨之间的配合,使用者首先推动圆棒的把手使其卡接在壳体内,之后使用者可转动螺杆的把手,螺杆在转动时带动套筒运动,套筒在运动时带动下方的竖杆运动,竖杆将圆棒进行抵紧,完成了固定,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固定不严密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对流管束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多回程式混合冲刷结构的锅炉对流管束。
背景技术
对流管束是锅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对流管束位于上下锅筒之间,是水管锅炉的主要受热面,为了充分吸收热量,通常在对流管束的中间用隔烟板组成来回或转弯的烟道,增加烟气流程,并以较高的烟速横向冲刷管束,但目前的锅炉对流管束一般采用横向或纵向的单一冲刷结构,从而导致锅炉存在积灰较多、换热不好的缺陷。
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固定不严密,降低了实用性,并且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与燃尽室的连接不够严密,容易发生泄漏,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多回程式混合冲刷结构的锅炉对流管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固定不严密,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多回程式混合冲刷结构的锅炉对流管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设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筒、螺杆、滑轨、竖杆、圆棒和滑套;
所述套筒的外壁右侧与墙体的左侧上方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下方通过轴承与滑轨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左侧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右侧上方与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下方设有圆棒,所述圆棒的右侧通孔与竖杆的外壁底部间隙配合,所述圆棒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有壳体,所述圆棒的右侧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左侧与圆棒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内壁与滑轨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所述滑轨的右侧与墙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滑套构成滑动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圆棒的底部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炉筒,上方所述炉筒的外壁与壳体的上方固定连接,下方所述炉筒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斜板,左侧所述斜板的左侧与壳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斜板的右侧与挡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对流管束,两个所述对流管束的顶部分别与上方的炉筒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对流管束的底部分别与下方的炉筒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管、弯板、细杆、横板、方块、方杆、圆杆、斜杆、弹簧、滑块和长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佑觞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佑觞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两级部署的用户登录认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及清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