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查支座锚栓孔位置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3184.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曾斓;左少群;李德彪;雷楗;江雄;黄元群;叶绍其;夏焕文;兰其平;常建增;柏晶晶;王佳;张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332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查 支座 锚栓孔 位置 检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检查支座锚栓孔位置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桥梁支座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两对侧边上设有刻度的对位框架和定位组件,由于水平刻度尺的两端分别与该两侧边滑动连接,且设有多个同心圆的圆形刻度板又与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因此可根据预设的锚栓孔间距分别移动水平刻度尺和圆形刻度板,使得圆形刻度板可位于预设的锚栓孔位置处,进而满足不同间距的锚栓孔的位置检测,而实际锚栓孔的轮廓线必然会与圆形刻度板上的同心圆出现相交的情况,此时只需读取靠近圆形刻度板圆心的交点处的刻度值,即可快速判断该实际锚穴孔的位置是否合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仅提高了锚穴孔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还增强了检测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支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查支座锚栓孔位置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各种结构形式的简支梁一般采用在工厂制造,然后在桥位处进行整体吊装的技术。不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锚栓孔位置不准确而影响架梁施工精度的情况,部分甚至还需返工处理后,方可再用于架梁的施工,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施工进度。由此可见,支座锚栓孔位置的准确性是影响架梁进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采用简支梁的墩顶一般有4个以上的支座,而每个支座均需通过在支承垫石上预留的4个圆形锚栓孔进行安装,当支座型号不一致时,支座锚栓孔间距的设计参数一般也不同。因此对支承垫石上预留的支座锚栓孔进行位置检测,是支承垫石竣工验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根据支承垫石上放样的支座轴线,采用卷尺逐个量取孔位偏差,但是该方法存在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出圆心、量尺时方向定位不准确、对锚栓孔圆周偏差量无法进行直观描述等问题,进而影响验收的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部分采用检测工装进行锚栓孔位置检测的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锚栓孔的检测精度,但是,由于该检测工装一般是通过采用钢材按照预设的支座锚栓孔间距制作完成的具有固定尺寸的检测架,对于不同型号的支座,就需更换不同尺寸的检测架对具有不同间距的锚栓孔进行检测,因此,该检测工装存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查支座锚栓孔位置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支座螺栓孔的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准确性低以及传统检测工装通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查支座锚栓孔位置的检测装置,包括:
对位框架,所述对位框架的两对侧边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对位框架上设有对位中轴线标志;
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水平刻度尺,所述水平刻度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对位框架上两设有刻度线的侧边滑动连接;
至少一个圆形刻度板,所述圆形刻度板滑动组设于所述水平刻度尺的下方,所述圆形刻度板上设有多个同心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门型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套设在所述水平刻度尺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和所述圆形刻度板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和所述圆形刻度板螺栓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且抵持在所述水平刻度尺上。
所述水平刻度尺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水平刻度尺和对位框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块为门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套设在所述对位框架上。
所述圆形刻度板为两个。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定位组件,两个所述定位组件平行设置。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圆形刻度板上,所述水平刻度尺可磁吸于所述磁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