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3545.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代明珍;齐万泉;黄承祖;刘星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2;H01Q1/34;H01Q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国虹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防护 材料 波段 雷达 天线 隔离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及结构,包括:将防护材料覆盖机/舰/车体的表面,确定电磁波响应雷达天线辐射的特定区域;根据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参数信息进行处理,获取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基于所述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所述金属栅带,所述金属栅带高度至少大于防护材料下电磁波波长的一半。本发明实现简单,可实现降低收发天线之间耦合能量,提高收发隔离度,有效解决防护材料带来的电磁干扰影响雷达工作这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飞行器、舰船、汽车等系统通常有多部雷达设备,这些设备之间需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相互无干扰正常工作。有一些特殊应用,需在飞行器、舰船、汽车表面增加防护材料。防护材料一者易引起天线方向图畸变,副瓣电平增多,对周围设备干扰信号加大。二者,防护材料改变机/舰/车体表面电流分布,会引导辐射能量以表面波的形式进入其它天线,使得天线间的耦合能量增大,引起不同设备间相互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实际中由于防护材料覆盖机/舰/车体的表面,影响气动性,不易变动,往往需要重新设计天线,更换天线解决干扰问题,但重新设计天线周期长,试验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及结构,解决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低雷达相互干扰,影响电磁兼容性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防护材料覆盖机/舰/车体的表面,确定电磁波响应雷达天线辐射的特定区域;
根据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参数信息进行处理,获取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所述金属栅带,所述金属栅带高度至少大于防护材料下电磁波波长的一半。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参数信息进行处理,获取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防护材料的介电常数、厚度,及间隙距离参数,确定所述金属栅带的位置、数量、高度、长度、形式。
进一步地,确定电磁波响应雷达天线辐射的特定区域,包括:将雷达收发天线之间的防护材料区域确定为特定区域。
进一步地,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所述金属栅带,包括:将所述金属栅带设置于靠近接收天线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多组金属栅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护材料下C波段雷达天线隔离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材料,所述防护材料覆盖机/舰/车体的表面,用于确定电磁波响应雷达天线辐射的特定区域;
金属栅带,所述金属栅带设置于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所述金属栅带高度至少大于防护材料下电磁波波长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栅带设置于靠近接收天线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多组金属栅带。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实现简单,包括:将防护材料覆盖机/舰/车体的表面,确定电磁波响应雷达天线辐射的特定区域;根据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参数信息进行处理,获取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基于所述金属栅带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特定区域的防护材料的间隙设置所述金属栅带,所述金属栅带高度至少大于防护材料下电磁波波长的一半。可实现降低收发天线之间耦合能量,提高收发隔离度,有效解决防护材料带来的电磁干扰影响雷达工作这一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