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信道辅助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3760.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王昕;邹永庆;张正宇;张靖;陈俊杰;胡树楷;周子豪;赵靓;吴守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9/4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信道 辅助 宽带用户 接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辅助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法,卫星控制载荷采用相控阵天线,系统采用相控阵跳波束承载控制类信令信息进行前向/返向传输,控制类信令落地后,经控制信令处理单元处理后,发送至网络控制中心进行决策。相控阵天线具有低成本、高频段、高集成度、高增益、指向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并且相控阵波束支持高动态跳变,为控制波束的动态调度提供了可能。此外,相控阵跳波束只承载控制类信令信息传输,与业务波束形成物理隔离,简化了整个系统的业务资源调度和信令资源调度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用户接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信道辅助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用户段主要包括用户终端;空间段计划由多颗卫星组成,包括相关载荷(业务载荷、控制载荷);地面段包括信息处理单元(控制信令处理单元、数据业务处理单元)、网络控制中心、数据网关等。
在宽带用户的网络接入过程中,存在大量前向/返向信令信息的传输,涉及系统配置信息、广播信息、注册信息、接入申请与应答信息等。现有卫星通信宽带业务采用全球波束发送信令或者业务随路发送信令。全球波束通常为静态宽波束,增益小,需要卫星高功率,造价高,且常使用低频段载荷,重量重、体积大。业务随路信令状态,需要业务波束兼顾业务传输和信令传输双重功能,增加了系统设计,尤其是资源调度的复杂度。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系统中信令信息量也呈规模性增长,宽带业务波束在承载数据传输业务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控制类信令信息的传输功能,这对宽带系统的资源调度和接入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宽带业务波束的负担不断增加,大量宽带用户的网络接入逐渐成为卫星通信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系统用户规模增长带来的控制类信令信息量增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信道辅助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法,以承载大量控制类信令信息的传输,支持灵活的用户网络接入。
本发明保护一种控制信道辅助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法,卫星控制载荷采用相控阵天线,系统采用相控阵跳波束承载控制类信令信息进行前向/返向传输,控制类信令落地后,经控制信令处理单元处理后,发送至网络控制中心进行决策。
进一步的,该宽带用户接入方法包括网络注册流程和网络接入流程。
网络注册流程操作为,网络控制中心通过前向控制信道经卫星发送系统广播信息,用户终端监听广播信息并利用广播信息计算预矫正时间参数;用户终端通过返向控制信道经卫星向网络控制中心发送注册请求,初步鉴权通过后成为合法用户,完成注册。
网络接入流程操作为,用户终端通过返向控制信道经卫星向网络控制中心发送接入申请;网络控制中心确认网络可用并进行二次鉴权,鉴权通过后再进行资源评估与分配,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相应的波束和时频资源,然后通过前向控制信道向卫星发送接入申请应答信息与用户终端位置及路由信息;卫星收到接入应答信息与用户终端位置及路由信息,记录用户终端位置及路由信息,并将接入应答信息再通过前向控制信道转发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收到接入应答信息,完成网络接入,依据资源分配计划在特定波束和时频资源上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网络注册流程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网络控制中心通过前向控制信道发送系统广播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返向控制波束覆盖图案、波束频点信息、波束号、返向控制波束达到时间;
步骤A2,用户终端监听广播信息,从广播信息中获取卫星时间基准、基本参数配置信息、返向控制波束覆盖图案、波束频点信息、波束号、返向控制波束达到时间,其中基本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卫星轨道信息;
步骤A3,用户终端根据卫星轨道信息、用户终端地理位置信息及卫星时间基准,计算预矫正时间参数;
步骤A4,用户终端通过返向控制信道向卫星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卫星收到注册请求信息通过返向控制信道转发至网络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志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屏线及其绞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