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重包装膜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3801.2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湛广柱;杨寿盛;郭彪;黄伟星;高文祥;何俊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48/28;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李巍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包装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重包装膜制造设备,采用了称重机构和混合机构,替代了以人工进行物料称量和混合搅拌的方式,提高了物料分配的准确度和混合效率,膜宽检测机构对膜泡的宽度即膜泡的内径长度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调整膜泡温度来调整膜泡的宽度,厚度测量仪将对膜泡的厚度即膜泡的壁厚的检测数据反馈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相应位置的风阀的开关大小,通过不同位置的不同风力大小吹动膜泡,来调整膜泡局部的厚度,从而提高膜泡质量,同时,风环本体产生的风力还可对膜泡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挤出机构和模头推力不足导致膜泡歪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重包装膜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用薄膜通常为塑料薄膜,中国塑料薄膜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断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备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因此薄膜的原料通常不是单一的物料,而是通过多种物料进行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现有技术通常是以人工进行物料称量和混合搅拌的方式,需要通过工作人员进行物料称重,可能会出现称量失误等情况,准确度不够准确,且需要较多的人力进行作业,混合效率低,且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现有技术的塑料薄膜的质量有待提成,通常薄膜的宽度和厚度得不到较好控制,存在所制造薄膜表面凹凸不平、宽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重包装膜制造设备,包括第一电机和若干第一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若干称重进料单元、物料挤出单元、膜泡稳定控制单元和厚度调节单元;
所述称重进料单元包括储料仓、进料斗和吸料机构,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有称重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储料仓,所述吸料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料斗;
所述物料挤出单元包括物料混合机构、挤出机构和模头,所述物料混合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料斗的输出端,所述物料混合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挤出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挤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模头的输入端,所述模头的输出端朝上;
所述膜泡稳定控制单元包括膜宽控制机构和膜宽检测机构,所述膜宽控制机构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模头的中轴处且输出端朝上;
所述厚度调节单元包括厚度测量仪和风环控制单元,所述风环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模头的上端,所述风环控制单元包括风环本体与若干风机,所述风机均设有风阀,所述厚度测量仪能以所述风环的轴心作圆周运动,若干所述风机以所述风环本体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挤出机构、所述吸料机构、所述称重机构、所述第一电机、所述膜宽检测机构、所述膜宽控制机构、所述厚度测量仪及所述风机电性连接。
混合机构可以为现有技术的搅拌釜或混合推料机构,厚度测量仪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超声波厚度测量仪。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径框,所述膜宽检测机构包括第一超声波检测仪和第二超声波检测仪,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仪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检测仪分别固定于所述定径框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仪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检测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由于超声波在膜泡壁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超声波检测仪发射的超声波依次经过膜泡壁、膜泡中部的空气、膜泡壁,超声波检测仪将测得的超声波在膜泡中部的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反馈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时间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乘积得膜泡的宽度,即膜泡的内径长度,分别通过第一超声波检测仪和第二超声波检测仪测得的定径框的上端和下端的膜泡的实际宽度,将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将所测数据与定径框上端和下端的膜泡的标准宽度进行对比,再发送信号给温度控制机构,以调节温度的方式调节膜泡的宽度,同时调整定径框的内径宽度,从而对与定径框内径贴合的膜泡的外侧起限位作用,进一步调整膜泡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未经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硼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