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博莎霉素I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4052.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梓斐;薄胜涛;雷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碳硅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2;C07K1/20;C07K1/16;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糖体 化合物 霉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博莎霉素I的制备方法,其结构如式所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药用小分子、食品添加剂等的重要来源之一。关于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研究对现代人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所有能够生产药物的天然资源中,微生物资源已成为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领域。
随着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产生天然产物的能力被大大低估,实际分离的天然产物远小于微生物基因组中编码天然产物的基因簇的数量。表明微生物中蕴藏了丰富的天然产物库,亟待人们去开发挖掘。对微生物新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已成为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的主要途径之一。
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比如万古霉素,达托霉素等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展现了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巨大的成药潜力,对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的发掘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次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功能分子生物研究所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A454的液体发酵产物中发现了一个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博莎霉素I(bosamycin I)。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利用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NA454菌种通过发酵(优选液体培养基)提取得到。保藏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功能分子生物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邮编210023),保藏编号为NA454的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A454菌株。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冠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A454菌种发酵培养优选26~30℃培养5-9天,更优选28℃培养7天;
优选的,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A454菌种在液体B培养基上于26~30℃培养7天;
(2)将步骤(1)所得发酵液加入树脂吸附,洗出树脂,晾干后,用甲醇浸泡树脂,取上清液浓缩;
(3)将步骤(2)所得浓缩物进行凝胶柱层析,优选凝胶柱为Sephadex LH-20,使用醇类溶剂洗脱,得到3个出峰组分;
(4)将第2出峰组分经HPLC分离纯化制得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
步骤(2)和(3)醇类溶剂相同或不同,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步骤(2)和(3)均使用甲醇。
优选的,步骤(3)所述凝胶柱为Sephadex LH-20。
于步骤(4)中HPLC色谱条件为:使用C18反相色谱柱,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甲醇∶水=3∶1,V/V,等度洗脱。
优选的,步骤(4)中,HPLC分离纯化过程如下:semi-HPLC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ODS-2 Hypersil colum,5μm,250mm×10mm,流动相为:甲醇- 水体积比=3∶1,以2mL/min流速梯度洗脱18min。泵的型号可以为Hitachi pump L-7100,紫外灯的型号可以为UVdetector L-7400。博莎霉素I的保留时间为11.5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碳硅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碳硅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4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