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4316.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赵昌;李红刚;唐小平;张志霄;陈燕;安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结构 焊接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及加工方法,包括前止口和后止口,并分别位于内机匣和外机匣之间的两个连接板上,前止口的焊接缝倾斜设置,在配合间隙不受轴向尺寸的影响,同时能起到自定心作用,即保证内机匣和外机匣同心,便于盲装也能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后止口采用圆柱面的焊接缝,能有效提高装配精度。该焊接止口实现双焊缝结构的机匣精准、小间隙配合,以提高工件焊接质量,通过确定两个待焊工件的装配关系,分别设计两处焊缝止口的形状和尺寸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实现两条平行的焊缝精准、无干涉、以及小间隙配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匣类零件的焊接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部件的加工中,存在一种由内外两个机匣组成,内机匣和外机匣通过环形的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连接,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均采用真空电子束焊缝连接的结构形式,两条焊缝结构呈现为两条同心、不同直径、且处于不同的轴向尺寸位置的环形焊缝,如图1所示。对于此类焊缝的焊接结构设计,由于真空电子束焊对于焊接间隙的要求较为严格,两条焊缝止口形式如设计不当,极易造成互相干涉、互相影响,不能装配到相应的位置;另外,双焊缝在配车、试装配过程中必然有一侧位于不利于观测的位置,属于“盲装”,焊缝止口形式直接影响焊接装配质量。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内机匣和外机匣的焊接止口结构,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保证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及加工方法,实现双焊缝结构的焊接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机匣内机匣,外机匣和内机匣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每个连接板均由两个焊接板拼接形成,所述焊接止口包括前止口和后止口,并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的拼接处,前止口位于靠近外机匣直径小的一端的连接板上;
所述前止口包括第一焊接缝和第一锁底边,第一焊接缝位于第一连接板的拼接处并倾斜设置,第一锁底边设置在第一焊接缝的一侧,并位于靠近外机匣直径大的一端;
所述后止口包括第二焊接缝和第二锁底边,第二焊接缝位于第二连接板的拼接处,第二焊接缝并与外机匣的轴向平行,第二锁底边设置在第二焊接缝的一侧,并位于靠近外机匣直径小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缝的斜度为10°-20°。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缝的斜度为15°。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底边与第一焊缝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该间隙沿外机匣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底边与第二焊缝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该间隙沿外机匣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宽度为0.2mm。
优选的,所述外机匣上设置有通气孔,用于排出焊接时产生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缝的直径小于第一焊缝的直径。
一种双焊缝结构机匣的焊接止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外机匣两端的直径,确定外机匣和内机匣的装配关系,根据转配关系确定前止口和后止口的位置;
步骤2、在第一连接板的拼接处车削加工倾斜的焊接面,并在拼接处的一端预留第一锁底边;
步骤3、在第二连接板的拼接处车削加工圆柱型的焊接面,并在拼接处的一端预留第一锁底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4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