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5254.1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6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嵩驰;王龙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9/10;B29C39/4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木饰件 聚氨酯 浇注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包括模腔(1),所述模腔(1)内固定有待浇注的产品(2),聚氨酯(3)成型在产品(2)的一侧,所述模腔(1)的两端分别设有浇注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浇注口(1.1)的高度低于出气口(1.2)的高度,聚氨酯通过浇注口(1.1)进入模腔(1)并将模腔(1)内的气体从出气口(1.2)排出,所述产品(2)的周向上设有固定筋(2.4),所述模腔(1)的周向上设有用于与固定筋(2.4)配合以固定产品的固定槽(1.3)。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在浇注过程中出现气泡,保证浇注质量的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中的装饰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真木类饰品广受大众的喜爱,但真木类饰品在安装过程中不易安装,且容易出现损坏,不利于饰品的长期使用,故而会在真木类饰品的表面进行加工。
较为常见的加工方法为在真木类饰品的表面进行全面的注塑或者浇注,但为保证注塑及浇注质量,会先将饰品进行固定,而后分别从饰品的两侧分别进行注塑或者浇注,从而达到对真木类饰品的表面进行全面注塑或者浇注的目的。
但在浇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气泡现象,使得产品在浇注后,质量不佳,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在浇注过程中出现气泡,保证浇注质量的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木饰件聚氨酯浇注两步成型模具,包括模腔,所述模腔内固定有待浇注的产品,聚氨酯成型在产品的一侧,所述模腔的两端分别设有浇注口和出气口,所述浇注口的高度低于出气口的高度,聚氨酯通过浇注口进入模腔并将模腔内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所述产品的周向上设有固定筋,所述模腔的周向上设有用于与固定筋配合以固定产品的固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浇注口的高度低于出气口的高度,可以使浇注的过程中,浇注液从下往上运动,可以更好的排出模腔内的气体,避免气泡的产生,从而保证聚氨酯的浇注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模腔呈倾斜设计,所述浇注口设于模腔的底端,所述出气口设于模腔的顶端,通过所述改进,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模腔内的气体排出,避免气泡的产生,当模腔处于竖直或者水平设置时,浇注口与出气口的两侧都是容易留下气泡的位置,而采用倾斜设计时,就可以使聚氨酯在浇注时始终维持着向从下往上方向移动的特点,从而保证气泡的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浇注口处设有浇注机,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抽气泵,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通过抽气泵更好的排出模腔内的气体,同时也有利于聚氨酯从下往上的传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模腔通过前模与后模夹持形成,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固定扣,通过所述改进,在浇注过程中,模腔内的液压会逐渐增加,通过固定扣连接前模与后模,可以避免前模与后模在浇注过程中分离,从而影响产品结果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浇注口设于后模上,待浇注的产品的另一侧设有筋,所述前模上设有避免与筋发生干涉的避让孔,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避免筋与前模的干涉,保证产品与前模连接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筋设有多条,所述避让孔设有多个,所述前模包括上模与下模,多个所述避让孔分别设于上模与下模上,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降低前模的加工成本,因为前模并不与聚氨酯接触,不会影响聚氨酯的成型,从而可以通过分体设计,来降低前模的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两块控温板,所述前模与后模设于两块控温板中间,一块所述控温板与前模面面相抵,另一块所述控温板与后模面面相抵,通过所述改进,控制聚氨酯在浇注时的温度,避免聚氨酯提前定型,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