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6236.5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灵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4 | 分类号: | C03C3/04;C03B1/00;C03B5/16;C03B25/02;C03C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玻璃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熔融;(2)成型切割;(3)退火;(4)后处理。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将原料先进行球磨后再与澄清剂充分混合,混合更加均匀,保证玻璃的均匀性,澄清剂不断释放气体,带走玻璃内的小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备玻璃的熔融阶段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气泡是一种最常见的玻璃缺陷,会影响玻璃制品的外观、透明度、机械强度、光学均匀性等。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客户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所有玻璃生产厂家竭尽所能采取措施降低气泡缺陷,最常见消除气泡的措施就是升高熔化温度和澄清温度。浮法工艺制造的铝硅酸盐玻璃(Al2O3>12%)时,存在熔化、澄清均化较为困难、玻筋重、气泡缺陷多的缺点,在不添加澄清剂的状态下,一般玻璃正常熔化温度高于1540℃,澄清温度高于1640℃,才能满足熔化和澄清的需要,不仅能耗高,还会降低窑炉耐材的寿命。
因此,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加入澄清剂。在弧形玻璃生产时,需要进行切割,如果玻璃比较厚,切割难度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熔融:将石英砂、方解石、高岭土、石灰石和纯碱置于球磨机中进行湿法球磨,静置后去掉上层清液,再加入澄清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加热炉中,缓慢升温至100-150℃,保持20-30min;然后升温至1400-1600℃,保持20-30min,然后再降温至900-1000℃,保持20-30min;得到熔融液;
(2)成型切割:将熔融液冷却得到成型玻璃,将成型玻璃先进行预切割,再进行细化切割,得到弧形的成型玻璃;
(3)退火:将成型玻璃置于退火炉中,升温至850-900℃,保持2-3h;再升温至1000-1200℃,保持1-1.5h,然后快速降温至850-900℃,保持1-2h;再快速降温至560-650℃,保持1-1.5h,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成品玻璃;
(4)后处理:在成品玻璃上喷涂保护膜,得到弧形玻璃。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澄清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氧化锌10-15份和碳酸钡20-30份。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预切割包括内弧形预切割或外弧形预切割。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外弧形预切割具体是先切弧形最高点处一条直线切线,然后再从两边切与弧形相切的两条切线。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内弧形切割具体是先从弧形两边切向中间一个相交点,相交点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再进行一次从两边向中间切割。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保护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丙烯酸树脂50-60份、硝酸纤维素1-4份、十二烷基磺酸钠3-8份、硅烷偶联剂1-3份和聚乙烯醇14-20份。
所述的一种弧形玻璃的生产工艺,所述快速降温时,降温速率为30-40℃/min。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将原料先进行球磨后再与澄清剂充分混合,混合更加均匀,保证玻璃的均匀性,澄清剂不断释放气体,带走玻璃内的小气泡。
本发明的弧形玻璃采用预切割再细化切割的方式,降低了切割难度,切割精确度高,良品率高,切割完成后再进行退货操作,提高玻璃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灵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灵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