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筛网堵塞的花生脱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271.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B07B1/28;B07B1/42;B07B1/46;B07B1/5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筛网 堵塞 花生 脱壳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脱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筛网堵塞的花生脱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有旋转内轴,所述旋转内轴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内轴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脱壳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脱壳板,所述脱壳筒、脱壳板设置有挤压齿,所述支撑板下端安装有刮料装置;本发明通过旋转电机正转带动旋转内轴转动,旋转内轴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带动外管转动,带动脱壳筒转动,与脱壳斜板配合对花生进行脱壳,通过旋转电机反转使花生从筛网孔中掉落,相比较人工脱壳,脱壳效率更佳高效,相比较传统机械脱壳,避免了脱壳后花生卡在筛网孔的弊端,为下一次花生脱壳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筛网堵塞的花生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蛋白质含量为-%,含糖量为%左右。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花生在加工成各类制品前需要对花生进行脱壳,现有花生脱壳装置有两种,一种采用人工脱壳,一种机械脱壳。人工脱壳:人工脱壳效率低,脱壳麻烦,浪费大量人力资源,且脱壳效果不佳,机械脱壳:在机械脱壳后,会有花生卡在筛网中,造成筛网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筛网堵塞的花生脱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止筛网堵塞的花生脱壳装置,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旋转内轴,所述旋转内轴上开设有若干个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单向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内轴套设有与壳体上端转动连接的外管,所述外管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斜凸块,所述外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脱壳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脱壳筒边缘倾斜角度相同的脱壳板,所述脱壳筒、脱壳板上设置有挤压齿,所述脱壳筒下方设置有壳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外管贯穿脱壳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包括外板、内板、T形柱,所述外板形状为口字形,所述外板通过T形柱与内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上端设置有遮料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刮料装置;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椭圆管,所述椭圆管向内延伸形成与第一斜凸块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二斜凸块,所述第一斜凸块、第二斜凸块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旋转内轴贯穿内板通过单向传动装置驱动椭圆管转动,所述内板对旋转内轴起限位作用,所述椭圆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提拉柱,所述内板下端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提拉柱上端在环形轨道内滑动,所述环形轨道内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椭圆管两侧对称设置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上端固定有两个套柱,所述套柱套接在T形板柱上,所述椭圆管推动横移板在套柱上移动,所述横移板之间设置有横拉弹簧,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贯穿横移板的限位柱,其用于限制横移板晃动,所述横移板下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转动连接有刮刀轴,所述刮刀轴中部固定安装有刮刀,所述刮刀轴上缠绕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与刮刀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在刮刀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下端边缘设置有震荡装置,所述筛网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吸料装置;
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圆形轨道内开设的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板、转板,所述转板靠近限位板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限位板滚动连接,所述转板下端与限位槽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单向传动装置包括与环槽内壁转动连接的弯爪转轴,所述弯爪转轴设置有四个,其在环槽内成圆周分布,所述弯爪转轴中部设置有弯爪,所述弯爪转轴上缠绕有第一回力弹簧,所述第一回力弹簧一端与弯爪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环槽内壁固定连接,在弯爪之间所述环槽内固定安装有推柱,其用于推动弯爪转动,所述弯爪上开设有固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