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6369.2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东;霍中雪;李雪;于改革;刘孝根;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F28F9/18;F28F21/08;F28F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扩散 板式 换热器 | ||
1.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10)和端盖(20),所述换热芯体(10)由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交替堆叠而成,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上设置有流体通道(70),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上均开设有流体板通孔(61),且流体板通孔(61)的设置数量和位置相同,所述流体板通孔(61)叠合形成换热芯体(10)上容纳相应流体的缓冲管箱(60);
与所述冷流体板(30)上的流体通道(70)相连的流体板通孔(61)叠合形成换热芯体(10)上容纳冷流体的冷流体缓冲管箱,与所述热流体板(40)上的流体通道(70)相连的流体板通孔(61)叠合形成换热芯体(10)上容纳热流体的热流体缓冲管箱;
所述端盖(20)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10)的两端,所述端盖上还开设有供换热芯体(10)中流体进出的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所述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与冷流体板(30)上的流体通道(70)和冷流体缓冲管箱连通形成冷流体流道,所述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与热流体板(40)上的流体通道(70)和热流体缓冲管箱连通形成热流体流道,冷流体流道和热流体流道彼此独立;
每片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上均相应设置有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所述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在换热芯体(10)内分别叠合形成容纳相应流体的流体管箱(50),所述冷流体板(30)上的流体通道(70)的两端分别与该板上的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相连并接入冷流体进口管箱(51)和冷流体出口管箱(52)中,所述热流体板(40)上的流体通道(70)的两端分别与该板上的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相连并接入热流体进口管箱(53)和热流体出口管箱(54)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板通孔(61)成排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的上下边侧,所述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分别设置在各排流体板通孔(6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上的流体通道呈Z字型,每个所述流体通道(70)的Z字形转折部均与一个流体板通孔(61)连接并接入该流体板通孔(61)对应形成的缓冲管箱(60)中;相邻的所述冷流体板(30)和热流体板(40)的流体通道(70)分别交错接入所在板片上开设的流体板通孔(6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进口(31)和热流体进口(41)各连接至少一个流体通道(70);所述流体通道(70)分为收束段(71)和排布段(72),所述流体通道(70)通过收束段(71)与对应的流体板通孔(6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70)的排布段(72)之间以相同设置形式设置,所述排布段(72)沿流动方向呈直线状、Z字形、正弦曲线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段(71)与排布段(72)连接处设置为弧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尺度隐式扩散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包括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所述前端盖(21)或后端盖(22)上共设置冷流体进口(31)、冷流体出口(32)、热流体进口(41)、热流体出口(42)各一个,用于调节流体进出所述换热芯体(10)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3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