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569.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霖;覃永峰;陈方根;申文彬;石登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车架 碰撞 失效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包括呈轴对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用于连接前延伸梁的腰形安装孔,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后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腰形滑动槽,所述副车架的上端关于所述副车架的对称轴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前纵梁的半圆长方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副车架的轴线倾斜,所述前纵梁上与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位置的内侧设有折弯点。本发明对车身和副车架的失效时间、失效的模式等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匹配,从而解决整车正面碰撞性能优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小偏置碰撞的汽车安全试验中,最常碰到的问题是碰撞过程中整车的碰撞侵入量及加速度波形峰值较高,而且有些会出现波形脉冲持续时间段范围大的现象。因此汽车厂家在汽车的开发设计阶段,通常会考虑部分零部件和系统的失效设计,通过失效控制来降低加速度。其中,副车架的安装点失效为一种较常用的失效形式,但是对副车架失效的模式和时间要求,以及副车架和车身结构的匹配要求比较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对车身和副车架的失效时间、失效的模式等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匹配,从而解决整车正面碰撞性能优化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身与副车架的碰撞失效结构,包括呈轴对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用于连接前延伸梁的腰形安装孔,所述副车架的后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腰形滑动槽,所述副车架的上端关于所述副车架的对称轴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前纵梁的半圆长方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面的轴线与所述副车架的X轴线倾斜,所述前纵梁与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位置的内侧设有折弯点。
优选地,所述副车架上设有副车架羊角,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副车架羊角上,所述副车架羊角上设有溃缩筋条。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座上远离所述副车架的一端相对设有两块安装板,每块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前延伸梁的连接螺栓的直径为d1,所述安装孔的长度为d1+5至d1+8毫米。
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前纵梁的连接螺栓的直径位d2,所述滑动槽的长度为d2+15至d2+20毫米。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在靠近所述连接孔的长方形的一侧设有两个半圆形圆弧缺口,且两个所述缺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副车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a为25-35度。
优选地,所述前延伸梁包括水平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远离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支座,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弧形段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水平段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前纵梁包括内板,所述内板的内部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折弯筋。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两个所述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端通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封装装置
- 下一篇:石膏板吊顶的顶部龙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