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734.X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李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门 未关严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中:导电条和接触开关配合;接触开关向控制板传输检测信号;控制板控制显示单元显示门体状态;当冰箱门体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接触开关向控制板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1;当门体处于没有关严的状态时,接触开关向控制板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2。本发明通过在门体和箱体上安装导电条和电容式触摸开关,通过电容式触摸开关检测导电条的贴近与离开,判断冰箱门封条是否与箱体紧密贴合,进而判断冰箱门是否未关严;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冰箱内的食物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冰箱漏冷而产生腐败,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浪费,以及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基本家家户户都会购买冰箱来存储食物。当冰箱使用年限增加,由于门封条长期处于受力状态,很容易出现老化变形、退磁等问题,进而导致冰箱门关不严的现象。即箱门基本处于闭合位置,但门封磁条未与箱体吸合。这种现象不易被使用者发现,导致门封条处长时间漏冷,冰箱制冷和保鲜效果变差,可能引发食物变质、冰箱结霜或结露、耗电量增大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冰箱采用行程开关和磁控开关检测冰箱门开关状态,箱体与箱门贴合到一定程度时即判断为关门,无法检测出门封磁条是否与箱体紧密吸合。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门封磁条与箱体未紧密吸合的情况,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避免上述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在门体和箱体上安装导电条和电容式触摸开关,通过电容式触摸开关检测导电条的贴近与离开,判断冰箱门封条是否与箱体紧密贴合,进而判断冰箱门是否未关严;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冰箱内的食物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冰箱漏冷而产生腐败,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浪费,以及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板和提醒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导电条和接触开关;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显示单元;所述导电条和显示单元安装在门体上;所述接触开关和控制板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导电条和接触开关配合;所述接触开关向控制板传输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板控制显示单元显示门体状态;当冰箱门体均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与箱体紧密贴合,所述触摸开关检测到导电条贴近,所述接触开关向控制板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1;当门体处于没有关严的状态时,所述导电条和触摸开关距离较远,所述触摸开关检测不到导电条的信号,所述接触开关向控制板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2。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条安装在门体的封门条的边缘位置;所述显示单元安装在门体的正面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开关安装在箱体的开口端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开关为电容式接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单元还包括蜂鸣器或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板向蜂鸣器或移动终端传输控制信号。
一种冰箱门未关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p1、布设在冰箱箱体上的触摸开关输出当前时刻冰箱门体位置检测信号,若此时触摸开关检测到导电条贴近,则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1,否则输出门体位置检测信号2;
Stp2、所述控制板根据触摸开关输出的冰箱门体位置检测信号判断此时冰箱门体是否关严,并输出冰箱门体位置信号;
Stp3、若控制板输出为门体位置信号1时,说明冰箱门体处于关严状态,不用提醒用户;而当控制板输出的是门体位置信号2时,说明冰箱门体没有关严,则通过提醒模块提醒用户。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