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7020.0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牛高;袁磊;徐习斌;杨睿戆;谭秀兰;董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23C16/01 | 分类号: | C23C16/01;C23C16/40;C23C16/455;C01G23/07;C01G23/047;B22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氧化 泡沫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低密度金属泡沫作为原子层沉积的基底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分别依次以钛源和氧源作为生成二氧化钛的前躯体,开启原子层沉积设备循环沉积,循环沉积完成后,停止加热;待反应腔温度降低至室温后,取出低密度金属泡沫和二氧化钛泡沫复合块体,将其浸泡于稀硝酸中,以去除低密度金属泡沫,得到二氧化钛块体材料;将二氧化钛块体材料冲洗,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得到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此方法制备的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可应用于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储氢、净化、过滤、催化支架等其相关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泡沫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原子层沉积与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相结合方法制备超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的方法。
背景技术
TiO2以其良好的禁带宽度、较高的催化活性及无毒、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研究。在TiO2微粒分散悬浮体系中,由于TiO2颗粒细小,给催化剂的分离和回收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产生许多催化剂的固定方法,比如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喷雾热分解法、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方法等。不同的制备技术对薄膜的结构、外观和性能有不同影响。TiO2的光催化反应多数发生在界面区,即催化剂表面。因此TiO2表面性质对反应有重要影响。表面性质主要包括表面积、晶格缺陷以及表面羟基等的影响。在晶格缺陷等其它因素相同时,表面积越大,吸附量越大,活性就越高。实际上具有大表面积的TiO2通常存在更多的复合中心,在气凝胶表面及孔洞涂覆TiO2薄膜,极大增加了表面积,提供最大的反应活性中心。TiO2薄膜及低密度泡沫可应用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催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目前金属泡沫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去合金法。去合金法就是选择性的溶解合金中的某一成分,这种方法对原始材料由比较苛刻的要求:材料内部的成分和组织尽可能的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低密度金属泡沫作为原子层沉积的基底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设置反应腔的温度为120~200℃,分别依次以钛源和氧源作为生成二氧化钛的前躯体,开启原子层沉积设备循环沉积,循环沉积完成后,停止加热;
步骤二、待反应腔温度降低至室温后,取出低密度金属泡沫和二氧化钛泡沫复合块体,将其浸泡于体积分数为5~20%的稀硝酸中,以去除低密度金属泡沫,得到二氧化钛块体材料;将二氧化钛块体材料冲洗,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得到低密度二氧化钛泡沫。
优选的是,所述低密度金属泡沫为泡沫银,所述泡沫银的制备方法为:在避光条件下,将硫化物醇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硝酸银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60℃~200℃下反应5h~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悬浮于醇溶液中的银纳米线泡沫;将银纳米线泡沫置于超纯水中交换洗涤多次,至溶液透明澄清后,用丙酮多次交换至水分含量低于4000ppm;冷冻干燥,得到泡沫银。
优选的是,所述泡沫银的制备方法为:在避光条件下,将硫化物醇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中,加压超声15~30min,然后加入硝酸银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加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器中,密闭后,通入二氧化碳至15~20MPa,在温度为45℃~60℃下保持45~60min,然后泄压,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60℃~200℃下反应3~8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悬浮于醇溶液中的银纳米线泡沫;将银纳米线泡沫置于超纯水中交换洗涤多次,至溶液透明澄清后,用丙酮多次交换至水分含量低于4000ppm;冷冻干燥,得到泡沫银。
优选的是,所述加压超声的压力0.2~0.4MPa,频率120~15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