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gyIndel3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7485.6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彭庆务;何晓明;刘文睿;江彪;谢大森;林毓娥;梁肇均;陈林;闫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刘艳丽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瓜全 雌性 紧密 连锁 indel 分子 标记 gyindel3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gyIndel3、引物及其在节瓜全雌性育种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中的Indel标记变异稳定,检测简易清晰,无需酶切,成本较低,有助于全雌性状的选育效率,加速了节瓜雌性系的选育过程;本发明的标记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为全雌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快了节瓜雌性系的分子辅助育种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 分子标记gyIndel3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又名毛瓜、毛节瓜,是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的变种,肉质柔滑,味微甜清香、甘爽,富含维生素、丙醇二酸等营养成分,是华南地区出口的主要蔬菜作物(He et al.,2007)。
节瓜性型表现丰富,有全雌株、强雌株、雌雄同株等多种类型,雌花出现早、节位低、数量多、分布均,是节瓜早熟、高产、稳产的基础(Robinson, 2000;He et al.,2007)。目前节瓜在生产上大多利用全雌性或强雌性进行优势育种。但由于性别表现复杂,节瓜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国内外鲜有报道节瓜性别决定的遗传研究。即使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分离节瓜全雌基因,但因遗传规律不清晰和不同材料间的背景差异,导致研究结果无法运用到实际育种中。因此,对节瓜全雌性进行遗传研究有助于提高雌性系的选育效率,加快分子育种进程。
研究者已经从甜瓜和黄瓜中分离出控制植株全雌性的隐性基因WIP1 (Martin etal.,2009;Boualem et al.,2015),开发出实用性的分子标记,且已阐明全雌性的分子调控机理。但是,关于节瓜性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学研究和初步遗传规律方面,分子机理研究方面鲜有报道。另外,由于节瓜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尚未克隆,尚未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极大限制了节瓜性别决定的遗传研究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gyIndel3及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gyIndel3的引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分子标记gyIndel3在节瓜全雌性育种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与节瓜全雌性状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gyIndel3,该分子标记gyIndel3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标记gyIndel3位于节瓜第8号染色体上,大小为191bp。
该标记与节瓜全雌性性状密切相关,可为后续全雌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制研究,以及节瓜雌性材料的创制提供基础,显著提高雌性系的定向选择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PCR扩增上述Indel分子标记gyIndel3的引物,所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gyIndel3-F和反向引物gyIndel3-R,其中正向引物gyIndel3-F 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gyIndel3-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具体的:
正向引物(gyIndel3-F)为5’-TGGCAATTGTAGTGCCAATATATG-3’;
反向引物(gyIndel3-R)为5’-GCTAAGCTTGTCAGCGATAGA-3’。
获得上述Indel分子标记的过程如下:
(1)以全雌性节瓜A36为母本,弱雌节瓜SX为父本,构建F1、F2群体;
(2)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对节瓜亲本、F1和F2群体进行DNA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