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7512.X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义;崔明月;晏军;吴志均;赫安乐;任源峰;丁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47/06;E21B3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试油 管柱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关井取样阀包括第一外护管和第一滑套,在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和下部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外导流孔。在第一滑套的内部形成有生产通道,第一滑套能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外护管内,在第一滑套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能与第一外导流孔导通的第一内导流孔。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能与生产通道连通的取样环空。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第一滑套能沿第一外护管轴向向上滑动至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上端内壁密封接触,并使得取样环空形成两端封闭的密封取样空间。本发明能够在排液求产后瞬间实现井下关井取样,以得到合格的地层流体的样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石油勘探开发试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低渗透储层非自喷井试油,无论是压前,还是压后试油,常常采用常规试油工艺,经过抽吸(或N2气举、抽油杆)进行排液求产后,由于未下测试阀,难以实现井下关井测压力恢复曲线及井下取样。部分常规试油井诱喷成功、求产合格后,需要起出井内抽油杆(或抽子)后,再下压力计到井底,采用井口关井测压力恢复;但是,从停抽到压力计下至井内预定位置正常时间需要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既难以实现及时关井测压力恢复,造成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数据丢失,又难以克服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造成径向流时间延迟及资料录取质量下降,导致压力恢复曲线形态变异,模型诊断困难,解释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或者无法解释,造成层定性或定量认识不准。
此外,低产、低渗透储层探井、开发井采用常规试油时,由于地层供液差,排液时间有限,采用井口取样时,由于排出液中井筒液占比高、地层产液占比少,容易导致地层液性定性不准、储层认识不清等问题。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在排液求产后瞬间实现井下关井取样,以得到合格的地层流体的样品。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井取样阀,包括第一外护管和第一滑套,在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和下部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外导流孔;在第一滑套的内部形成有生产通道,第一滑套能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外护管内,第一滑套能通过第一剪钉与第一外护管连接,在第一滑套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能与第一外导流孔导通的第一内导流孔;在第一滑套的中部外壁向上形成直径扩大的第一台阶,在第一滑套的外壁且位于第一台阶的上方与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内传压环空,第一内传压环空与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台阶连通;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能与生产通道连通的取样环空;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第一滑套能沿第一外护管轴向向上滑动至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上端内壁密封接触,并使得取样环空形成两端封闭的密封取样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滑套的外壁且位于取样环空和第一内传压环空之间向下形成直径扩大的第一下限位台肩,在第一下限位台肩上方设有第一减震垫;在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且位于取样环空和第一下限位台肩之间向上形成直径缩小的第一上限位台肩,第一下限位台肩与第一上限位台肩之间留有预设移动距离;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第一下限位台肩能通过第一减震垫顶靠在第一上限位台肩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滑套的下端连接有锁紧套,锁紧套的下端管壁形成有多个弹性爪,在各弹性爪的下端外壁均向外凸设有凸棱,在第一外护管的下部内壁且位于第一外导流孔的下方开设有环形的锁紧槽;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各凸棱能卡设在锁紧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设有放样阀组件;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放样阀组件能与密封取样空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