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7658.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刚印;邓海波;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3/62 | 分类号: | G05D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直升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离线气动数据实时计算前馈控制量;
根据实时控制量计算所述前馈控制量与所述实时控制量之间的控制量误差;
根据实时导航测量数据和飞行参考量计算反馈控制量;
依据所述前馈控制量、所述控制量误差和所述反馈控制量确定输出控制量,将所述输出控制量作为所述直升机的舵指令;
其中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反馈控制量:
其中,Vrefy(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侧飞速度,Vy(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侧飞速度,ay(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侧飞加速度,γ(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横滚姿态角,ωxb(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横滚角速度,Vrefx(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前飞速度,Vx(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前飞速度,ax(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前飞加速度,θ(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俯仰姿态角,ωyb(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俯仰角速度,Vrefz(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爬升速度,href(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飞行高度,h(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飞行高度,Vz(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实际爬升速度,az(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爬升加速度,ωrefzb(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航向角速度,ψref(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参考航向角,ωzb(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航向角速度,ψ(k)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实际航向角,u0f(k)、u1f(k)、u2f(k)、u3f(k)分别为当前时刻k直升机的横滚通道、俯仰通道、高向通道、航向通道的反馈控制量;
依据离线气动数据求解如下第一函数计算前馈控制量
其中,V为直升机的离线飞行速度,θ为直升机的离线俯仰姿态角,γ为直升机的离线横滚姿态角,FZb为作用在直升机机体垂向上的离线总合力,MXb、MYb、MZb分别为作用在直升机机体上的X、Y、Z方向上的离线总合力矩,u0为直升机的横向周期变距,u1为直升机的纵向周期变距,u2为直升机的总距,u3为直升机的尾桨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馈控制量至少包括直升机的横向周期变距、纵向周期变距、总距以及尾桨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6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