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024.0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汉涛;于广水;蒋守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鞍顺齿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1/00;B23Q3/154;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条 自动 钻孔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齿条的工装,工装周侧设置有钻头,钻头位置与齿条钻孔位置对应;工作台两侧均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工作台上位于工装一侧设置有出水装置,出水装置的出水朝向工装或齿条,工作台上开设有连通孔;工作台下方设置有排屑装置,排屑装置位于连通孔正下方。在对齿条进行钻孔过程中,从上料、钻孔到下料实现全自动化,提高了齿条的钻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齿条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齿条是一种齿分布于条形体上的特殊齿轮。齿条也分直齿齿条和斜齿齿条,分别与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在加工齿条时,一般需要在齿条的两端面和/或两侧面钻孔,作为与其他设备连接的连接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对齿条进行钻孔时,工人先手动将齿条搬运到齿条钻孔设备上,然后由齿条钻孔设备对齿条进行钻孔加工,之后再由工人将钻孔完成的齿条取下,钻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齿条的钻孔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齿条自动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齿条的工装,工装周侧设置有钻头,钻头位置与齿条钻孔位置对应;所述工作台两侧均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位于工装一侧设置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的出水朝向工装或齿条,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连通孔;工作台下方设置有排屑装置,所述排屑装置位于连通孔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自动上下料装置可将齿条自动送至工装处进行夹持,后用钻头进行钻孔,并且在钻孔时用出水装置喷水降温。水流带着钻孔产生的废屑从连通孔留置至排屑装置上,对废屑进行统一回收。该钻孔过程可全程解放双手,提高钻孔效率。另外,两侧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可交替使用,使得上下料之间可进行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了钻孔效率。
优选的,所述排屑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包括安装于连通孔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由滤水布制成;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传送带倾斜设置,第二传送带较低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一端下方,第二传送带较高一端为出料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台上的废屑通过连通孔落入到第一传送带上,经过第一传动带滤水将废屑留在第一传送带表面,然后传送到第二传送带上进行排渣。第二传送带倾斜设置还能将未经第一传动带过滤完全的水通过第二传送带流下,使得通过第二传送带排除的废屑残留水分较少。
优选的,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着朝向或远离工装方向与支架滑移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杆和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杆长度方向与齿条长度方向相同,且安装杆沿着朝向或远离齿条放置位置方向与安装座滑移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安装杆用于驱动安装杆滑移;所述安装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电磁铁,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杆的滑移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时,将安装座朝向齿条堆放方向移动,然后利用驱动机构移动安装杆,使得安装杆上的电磁铁朝向齿条运动,当电磁铁与齿条接触时启动电磁铁,从而将齿条通过电磁铁吸住,再将安装座整体朝向齿条钻孔设备移动,实现齿条钻孔时自动上料的功能。
下料时,将安装座朝向齿条堆放方向移动,后利用驱动机构移动安装杆,使得安装杆上的电磁铁朝向齿条运动,当电磁铁与齿条接触时启动电磁铁,从而将齿条通过电磁铁吸住,再将安装座整体朝向处理后齿条堆方向移动,实现齿条钻孔时自动下料的功能,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上下料效率,以提高整台钻孔设备的钻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鞍顺齿条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鞍顺齿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