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076.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卿;臧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50/5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第一金属薄膜的制备;S2、无纺布的连接,在第一金属薄膜的末端通过胶粘剂与无纺布复合连接,无纺布的宽度小于第一金属薄膜的宽度;S3、极片的制备,在第一金属薄膜以及第一金属薄膜与无纺布的重合部分涂覆活性浆料,活性浆料固化后形成活性材料层,从而得到极片;S4、极耳的制备,在无纺布远离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上涂覆导热层,在导热层上镀上第二金属层,从而制得锂离子电池电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极耳与极片连接处产生毛刺,防止了毛刺将隔膜刺穿使得正极和负极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短路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数码类产品、电动汽车、军工产品等领域。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低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锂离子电池也向着高寿命、高安全、高倍率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安全以及能量密度,就安全来讲,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隔膜被极耳与极片连接处的毛刺刺破,使得正极片与负极片相互接触,发生短路,从而引起电池发热,热量无法传递,引起火灾甚至爆炸,而当前的电池电芯采用纯金属,也导致电池过重,影响电池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避免极耳与极片连接处产生毛刺,防止了毛刺将隔膜刺穿使得正极和负极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短路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第一金属薄膜的制备,采用真空镀膜方式,在薄膜基材上镀上第一金属层,得到第一金属薄膜;
S2、无纺布的连接,在第一金属薄膜的末端通过胶粘剂与无纺布复合连接,无纺布的宽度小于第一金属薄膜的宽度;
S3、极片的制备,在第一金属薄膜以及第一金属薄膜与无纺布的重合部分涂覆活性浆料,活性浆料固化后形成活性材料层,从而得到极片,所述的活性浆料由导电剂、粘接剂以及负极活性材料混合制成;
S4、极耳的制备,在无纺布远离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上涂覆导热层,在导热层固化后,采用真空镀膜方式,在导热层上镀上第二金属层,从而制得锂离子电池电芯。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薄膜基材为PE膜、PP膜或者PET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3中,极片的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铜;
此时活性浆料由5-10份导电剂、60-70份粘接剂以及20-30份负极活性材料混合制成;其中,导电剂包括人造石墨以及由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配置的混合溶剂组成,乙酸乙酯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3:2,人造石墨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3:1.5-5;所述的粘结剂为顺丁橡胶,负极活性材料为乙炔炭黑或者碳纳米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3中,极片的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铝;
此时活性浆料由10-20份导电剂、60-70份粘接剂以及10-30份负极活性材料混合制成;其中,导电剂为由片层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或碳纤维中的一种与二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组成的混合物混合而成,其中,二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之比为质量比1:2,其质量占导电剂的70-80%,粘结剂为顺丁橡胶,负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机启动过程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