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铅含汞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184.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波;杨坤;潘锡剑;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11/00;C22B19/30;C22B19/04;C22B43/00;C01B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铅含汞酸泥 安全 综合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铅含汞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属于危废资源安全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高铅含汞酸泥进行低温选择性加热得到铅渣和加热蒸气,加热蒸气进行梯度冷凝分离硒和汞化合物;将铅渣进行高温蒸馏得到精铅渣和蒸馏蒸气,蒸馏蒸气进行梯度冷凝分离铜、银或锌化合物。本发明方法能实现铅和汞的深度脱除及含汞组元的高效回收,处理后铅渣中汞和硒的含量小于1%,可解决冶金企业酸泥堆存与转运处置的困难,并能同时去除铜、银、锌等杂质,减轻了铅电解精炼负担,具有经济价值和实际生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铅含汞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属于危废资源安全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铅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汞、砷的烟气,经动力波洗涤得到得到含硒和汞的酸泥。酸泥典型有价物相包括PbSO4、HgS和HgSe,汞的产生系数为32~35kg/t-金属,是一种具备经济回收价值的危险固体废物,酸泥的不合理利用不仅浪费了铅、硒、汞矿产资源,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铅锌冶炼酸泥中汞和硒的综合回收对于缓解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环保压力,
针对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利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氧化焙烧法、加钙固硒法、硫酸化焙烧法、湿法处理法。氧化焙烧法无法去除Cu、Ag、Zn等;加钙固硒法会生成硒酸铅,无法实现铅与硒的分离;硫酸化焙烧也是无法去除Cu、Ag、Zn等,湿法处理工艺流程较长,工业推广度不高。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经济有效的酸泥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酸泥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的缺失,提供一种高铅含汞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含汞组元的挥发捕集和铅渣的净化返流程,在含汞组元的挥发捕集步骤中,通过低温选择性加热含汞组元,并进行梯级冷凝回收,实现含汞组元与含铅组元的分离;在铅渣的深度净化返流程步骤中,通过高温瞬时蒸馏,实现其它杂质(Cu、Zn、Ag等)的深度脱除,精铅渣返回冶炼系统。
本发明方法能实现铅和汞的深度脱除及含汞组元的高效回收,处理后铅渣中汞和硒的含量小于1%,可解决冶金企业酸泥堆存与转运处置的困难,并能同时去除铜、银、锌等杂质,减轻了铅电解精炼负担,具有经济价值和实际生产意义。
一种高铅含汞酸泥的安全解控及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高铅含汞酸泥进行低温选择性加热得到铅渣和加热蒸气,加热蒸气进行梯度冷凝分离硒和汞化合物;
(2)将步骤(1)铅渣进行高温瞬时蒸馏得到精铅渣和蒸馏蒸气,蒸馏蒸气进行梯度冷凝分离铜、银或锌化合物;
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高铅含汞酸泥中铅含量为7~35%,Hg含量为1~31%,硒含量为2~53%,Zn含量为0.5~8%,Cu含量为0.01~0.5%;高铅含汞酸泥中Ag含量为10~3000mg/t;
所述步骤(1)低温选择性加热的温度为300~600℃,时间为5~60min;
所述步骤(1)梯度冷凝为2-4个冷凝温度段,温度梯度为10-100℃;
所述步骤(2)高温瞬时蒸馏的温度为800-1200℃,蒸馏时间为30-300s;
所述步骤(2)梯度冷凝为3-5个冷凝温度段,温度梯度为20-200℃。
所述精铅渣中Pb含量大于60%,汞和硒的含量小于1%,Cu、Ag、Zn总含量不高于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采用选择性加热,优先实现含汞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与其它组分的分离,在低温条件下即可实现酸泥的安全解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