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线笔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88728.8 申请日: 2020-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2545918B 公开(公告)日: 2022-09-20
发明(设计)人: 张士飞 申请(专利权)人: 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81 分类号: A61K8/81;A61K8/26;A61K8/31;A61K8/34;A61K8/365;A61K8/37;A61K8/44;A61K8/49;A61K8/55;A61K8/58;A61K8/67;A61Q1/10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叶丙静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眼线 笔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线笔芯及其制备方法,该眼线笔芯包括悬浮剂和成膜剂,所述成膜剂包括成膜剂Ⅰ和成膜剂Ⅱ两种复合物;所述悬浮剂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司拉氯铵水辉石和碳酸丙烯酯组成;所述成膜剂Ⅰ由异十二烷和三甲基硅氧烷基硅酸酯组成;所述成膜剂Ⅱ由异十二烷、聚异戊烯和丁羟甲苯组成。本发明使用了两种具有良好耐磨性、耐水性、易成膜的复配型成膜剂,使产品易于成膜涂抹顺滑、柔软有弹性不易折断,并大大提高了亮度、着色度和持久度,添加量适中,易卸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线笔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线笔是一类彩妆产品,眼线是在上下睫毛底部用眼线笔画成的细长线,通过摩擦画出的眼线膏或眼线粉自然均匀地填充到眼线毛之间的孔隙中用来强调眼睛轮廓,提高立体视觉效果,增强美感。但是,皮肤分泌的油脂或泪腺分泌的液体会和眼线的膏体相互作用,长时间持妆后,会显示出附着力差的缺陷,尤其是抗水抗油能力弱的眼线很容易出现脱妆、晕染等问题,影响美感。所以对眼线笔芯要求具有涂抹的延展性、均匀性、持久性及产品硬度都具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09431923A公开了一种持久不掉色的眼线笔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三种复合物组成的成膜剂,说明书[0005]加入的三甲基硅烷氧酸脂/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交联共聚物/异十二烷、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聚丙基硅倍半氧烷/异十二烷、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种复合成膜剂,具有优异的成膜性、持久性、柔软性和防水性。但是该眼线笔芯添加的成膜剂成分复杂、添加量大,不易卸妆,对眼周肌肤损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线胶笔芯及其制备方法,至少解决了产品使用过程中:1、不易着妆,涂抹不均匀2、着妆时间不够持久3、抗水抗油能力弱易晕染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了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眼线胶笔芯,包括悬浮剂和成膜剂,所述成膜剂包括成膜剂Ⅰ和成膜剂Ⅱ;所述悬浮剂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司拉氯铵水辉石和碳酸丙烯酯组成;所述成膜剂Ⅰ由异十二烷和三甲基硅氧烷基硅酸酯组成;所述成膜剂Ⅱ由异十二烷、聚异戊烯和丁羟甲苯组成。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悬浮剂和成膜剂占整个眼线笔芯的含量分别为所述悬浮剂0.5~5%,所述成膜剂Ⅰ15~20%、所述成膜剂Ⅱ8~10%。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眼线笔芯包括聚乙烯5~10%,云母0~1%,VP/十六碳烯共聚物2~5%,苯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酯0.5~1%,月桂酰赖氨酸2~5%,聚羟基硬脂酸2~5%,粘合剂10~15%,着色剂20~30%,保湿剂15~20%,悬浮剂0.5~5%,成膜剂Ⅰ15~20%,成膜剂Ⅱ8~10%,抗氧化剂0.1%。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眼线笔芯包括聚乙烯5~8.5%,云母0~0.8%,VP/十六碳烯共聚物2%,苯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酯1%,月桂酰赖氨酸2~3%,聚羟基硬脂酸2%,粘合剂11.5~15%,着色剂23.4~25%,保湿剂18~19%,悬浮剂1.5~3%,成膜剂Ⅰ16.1~20%,成膜剂Ⅱ9~10%,抗氧化剂0.1%。

为更好的提高所述眼线胶笔的性能,本发明优选最佳配方: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眼线笔芯包括聚乙烯8.5%,云母0.8%,VP/十六碳烯共聚物2%,苯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酯1%,月桂酰赖氨酸3%,聚羟基硬脂酸2%,粘合剂11.5%,着色剂25%,保湿剂19%,悬浮剂2%,成膜剂Ⅰ16.1%,成膜剂Ⅱ9%,抗氧化剂0.1%。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由大豆卵磷脂、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生育酚(维生素E)、柠檬酸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组成的复合物。

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眼线笔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