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状态辨识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887.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介婧;王红宇;石光;刘状;吴锋;胡佳;王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2;A61B5/0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晨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状态 辨识 方法 系统 介质 | ||
1.一种人体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采集受试者二维码信息及上臂静脉显影信息;
S200、控制线性充放气装置通过充气及放气,同步采集所述受试者的柯式音信号和袖带压力信号,基于柯式音听诊法确定收缩压及舒张压;
S300、将得到的柯式音动态图分成三部分,分别对应所述受试者寸口的尺部、关部及寸部;
S400、将分成三部分的柯式音动态图分别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形成时频联合分析图;
S500、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照对比模板,将所述时频联合分析图进行分类,形成脉象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包括:
S110、若所述受试者为首次测量,执行步骤S120;若所述受试者不是首次测量,执行步骤S130;
S120、响应于扫描到二维码信息,得到所述受试者个人基础信息并存储,采集所述受试者的上臂静脉显影信息并将其与所述受试者个人基础信息关联;
S130、采集所述受试者上臂显影信息作为登录确认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包括:
以所述线性充放气装置停止加压打气时的袖带压力作为起点、20mmHg作为终点,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作为分界点进行划分;其中,加压顶点至收缩压段对应尺部、收缩压至舒张压段对应关部、舒张压至20mmHg段对应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测量前建立所述对比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记录受试者经过中医专家手把脉诊得到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部的脉象信息;
步骤B、执行步骤S200、步骤S300和步骤S400,将得到的左手及右手各部的时频联合分析图与步骤A得到的脉象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生成对比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脉象信息对应的辅助诊断建议,基于得到的脉象信息,通过显示屏输出对应的辅助诊断建议。
6.一种人体状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采集子系统,包括柯式音采集模块、袖带压力采集模块、二维码身份识别模块、静脉显影身份识别模块、压力生成模块以及主控制模块;
分析和显示子系统,血压判别模块以及脉象分析模块;
所述二维码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受试者二维码信息;
所述静脉显影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受试者上臂静脉显影信息;
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压力生成模块的线性充放气装置充气及放气,控制所述柯式音采集模块和袖带压力采集模块同步采集所述受试者的柯式音信号和袖带压力信号;
所述血压判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受试者的柯式音信号和袖带压力信号,基于柯式音听诊法确定收缩压及舒张压;
所述脉象分析模块,用于将得到的柯式音动态图分成三部分,分别对应所述受试者寸口的尺部、关部及寸部;将分成三部分的柯式音动态图分别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形成时频联合分析图;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照对比模板,将所述时频联合分析图进行分类,形成脉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分析模块包括柯式音动态图划分单元;
所述柯式音动态图划分单元用于以所述线性充放气装置停止加压打气时的袖带压力作为起点、20mmHg作为终点,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作为分界点进行划分;其中,加压顶点至收缩压段对应尺部、收缩压至舒张压段对应关部、舒张压至20mmHg段对应寸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状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和显示子系统还包括对比模板建立模块;
所述对比模板建立模块,用于记录受试者经过中医专家手把脉诊得到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部的脉象信息;将脉象分析模块得到的左手及右手各部的时频联合分析图与经过中医专家手把脉诊得到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部的脉象信息建立对应关系,生成对比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8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卸料的锻造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木材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