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9155.0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兰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G09F2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361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回收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机柜,柜门,垃圾桶盖,电动液压伸缩杆,环卫垃圾桶;人机交互装置包括第二机柜,电源线,图象采集器,显示器,扬声器,集成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器,联网模块;本发明能在垃圾制造源头就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系统自动识别垃圾并将垃圾分类,人机交互引导用户做出正确的垃圾分类,同时向用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且装置的密闭结构让垃圾不会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搅乱使垃圾分类变得无意义,操作者还可以在装置上投放商业广告或公益广告,使装置具有商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的重要环节,随着生态文明首次进入到五年规划,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而城市最重要的污染源为生活垃圾,成为城市环保的难点和痛点;垃圾分类为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垃圾分类能够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构建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人们只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在生活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从自身出发,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此外,垃圾分类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不断的进行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研究,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
目前,现有的普通垃圾回收装置仅仅是在装置上做简单的分类标识,且垃圾分类知识也没有有效普及,而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垃圾分类装置也仅仅是用在垃圾处理时进行分类,并没有从垃圾回收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在后续垃圾处理时需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而分离出来的可回收垃圾因被污染还需做清洗处理,增加了对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成本,同时也并没有引导人去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针对以上问题,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能在垃圾制造源头就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系统自动识别垃圾并将垃圾分类,人机交互引导用户做出正确的垃圾分类,同时向用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用户的垃圾分类习惯,且装置的密闭结构让垃圾不会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搅乱使垃圾分类变得无意义,操作者还可以在装置上投放商业广告或公益广告,使装置具有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针对垃圾回收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系统自动识别垃圾并将垃圾分类,人机交互引导用户做出正确的垃圾分类,同时向用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用户的垃圾分类习惯,且装置的密闭结构让垃圾不会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搅乱使垃圾分类变得无意义,操作者还可以在装置上投放商业广告或公益广告,使装置具有商业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垃圾回收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机柜,柜门,垃圾桶盖,电动液压伸缩杆,环卫垃圾桶;人机交互装置包括第二机柜,电源线,图象采集器,显示器,扬声器,集成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器,联网模块;
所述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垃圾回收装置与人机交互装置为一体式机柜,垃圾回收装置上端连接人机交互装置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回收装置,第一机柜为合金板材质,机柜前面有四扇柜门,机柜顶面对于四扇柜门出设有四个垃圾桶盖,四个垃圾桶盖分别铰接四个电动液压伸缩杆一端,四个电动液压伸缩杆另一端铰接在机柜后端内壁上,在机柜内部对应柜门及垃圾桶盖处设有四个环卫垃圾桶,垃圾桶从左至右分别是干垃圾桶、湿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第二机柜为合金板材质,第二机柜前端镂空,机柜后端外壁上连接有一根电源线,机柜内部顶面上设有图象采集器,机柜内部后端内壁上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扬声器,机柜内部后端内部上中间连接有一个显示器,机柜后壁上显示器后端设有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上连接有处理器、存储器和联网模块;图象采集装置连接至集成电路板上处理器,集成电路板上处理器连接存储器和联网模块,显示器和扬声器连接至处理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兰,未经丁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目标跟踪框漂移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功能型复合冷喷涂层的制备方法